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17 10:12:56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摘 要】随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已影响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部分地区和个别学校出现了学生心理失衡行为、心理危机事件和人身伤害事故,此类事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当地家长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本次研究将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分析入手,力争找到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家庭、社会和校园环境等诸多环境的影响与束缚,这些因素必然会对中职院校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如何深入开展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更适合当前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对于现阶段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中职学生存在以下心理异常现象

1. 强烈的白卑心理。

2. 言目寻求“保护”。

3. 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中职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的表现一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于是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导致自身心理的焦虑。

4. 强烈的受挫感。中职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没人疼没人爱,于是选择以强悍的表象掩饰内心的虚弱和挫败,以期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5. 存在逆反心理。中职学校个别学生偏执、敌对,对以前的教育经历存有偏见,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存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6. 严重的厌学情绪。

7. “特殊”的攀比心理。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和升学与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四大方面。

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许多中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可往往是鬼使神差,控制不了自己;也有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课下学习一会就厌烦,不愿再继续学下去;还有的学生虽然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学习效率也不高,非常苦恼……

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首先,帮助中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某个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对其他人来说却不一定适合,我们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选择好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除了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培养五种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的习惯、计划学习的习惯、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脑。

2. 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校实施的主要形式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因此,它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指团体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

①引导中职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集体生活。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及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技能、技巧等。帮助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认识人际关系状况,分析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和排斥力以及影响因素,使之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并及时调节自己的人际心理问题。人格健康的学生应该是有“人缘”的。在同学间保持友谊,表现出一种友好和善良的情怀,这是人格健康的标志之一。这就需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到:

关心别人、悦纳别人、改变自己、加强交往、有自己的处世原则。

②塑造健康的“自我”。健康的“自我”,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对自己本身有清楚的了解,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做无谓的抱怨。

3. 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初次远离父母,来到学校,手头有生活费了,有自己支配的自由资金,闲暇时间增多,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娱乐、消费、健美、日常生活和追求社会时尚,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义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慎重交友。交友不慎,受到不良伙伴的影响、唆使,是中职学生养成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对此,提醒中职学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应该结交哪些朋友,不应该结交哪些朋友,一定要认真辨别、慎重选择。再次,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实践证明,凡文化素质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态度不严肃,以吃喝为乐,以哥们义气为重,以打架斗殴为荣的中职学生,都极易沾染不良的生活习气。

②帮助中职学生合理安排闲暇生活。首先,课间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哼哼歌,和好友闲聊几句。放学后打打球,参加体育锻炼。周末看看电影、上上网。闲暇生活的安排,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要考虑到个性的其他方面,如气质、性格、能力等。其次,多样化的闲暇生活方式,离不开对闲暇时间的科学利用。首先学会文理搭配,即学会儿文科知识,再学会儿理科知识。使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细胞轮流兴奋,从而提高效率。其次学会动静结合。

③对学生进行合理理财与消费教育。对于会理财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懂得如何从花钱中去“挣钱”。这种“挣”即是节约,因为节约了不该花的钱,同样就等于挣了钱,节约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第一,要避免冲动购物;第二,不能因为花钱少不当回事;第三,购物善用时间差;第四,不购闲置物品;第五,养成记账的习惯。

④教育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避免网游成瘾。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网游。

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尤其是沉迷于不健康网站和网络游戏,危害相当大。它会使学生迷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自我封闭,隔离于现实世界,影响学业,甚至放弃学业,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认知和情感,心理定位失衡,导致人格出现偏离,发生可怕的后果。有的中职学生因网瘾,神情恍惚、人格扭曲、无心读书、途中辍学;有人因无钱上网,拦路抢劫、盗窃财物,违法犯罪;还有的连续白天黑夜泡在网吧,不思食寝,过度疲劳而猝死。

第二,帮助学生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预防和戒除网瘾,要能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这需要学生做到:一是控制上网时间。二是上网内容的限制。三是下网要准时。

第三,培养学生对其他良好活动的兴趣

中职学生精力充沛,为了使之摆脱迷恋网游的倾向,应培养他们其他的兴趣爱好,如唱歌、绘画、打球、下棋、游泳等,用良好的活动来吸引中职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分散对网游的过分注意,不再迷恋。

第四,寻求多方配合,认真治疗

对已经陷入迷恋状态而且较难矫正的中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心理治疗,并配以药物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应进行良好的配合。

4. 升学与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①专业或职业倾向的自我认知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自己的性格。

②指导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了解与升学学校和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等相关的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网络或者相关部门获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探索中要充分认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找到适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用不同的方法以多种形式促进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努力将职校学生培养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于多.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及实施策略[J]. 职业技术,2010(12).

[2]冯宝泉.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04).

上一篇:浅谈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