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17 09:21:19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

典型麻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鼻涕、流眼泪、咳嗽,发热至3~4天开始出疹。皮疹从耳后开始,逐渐到面部、胸部、四肢和手脚心。出疹的过程要3~4天,后逐渐退热,皮疹也逐渐消退。整个过程大多为10天。然而由于现在的麻疹疫苗的应用,很多麻疹病人表现不典型。现将我院2例不典型麻疹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1 患者,女,2岁半。开始表现为流鼻涕,轻微干咳,5天后夜晚突然出现高热,达39~40℃。白天热退,夜晚又高热,而且畏光流泪,剧烈干咳,夜不能睡。检查双眼睑水肿,眼结膜充血,无STIMSON线,无KOPLIK斑,咽红。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音,全身无皮疹,无肝脾淋巴结肿大。体格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正常,X线胸片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及抗感冒药物治疗3天后,无明显疗效,患儿反复高热达39~40℃。随后,在其洗澡时发现背部及胸前有少许散在似出血点样的红斑点。第2天变成少许稀疏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然后逐渐扩展到胸、颈、耳后,呈散在稀疏样斑丘疹,四肢没有。问及病史,患者曾在1周前,接触过麻疹患儿,且在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后,1岁半没有加强该疫苗。因此诊断为麻疹,给患儿对症处理,嘱其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足量的水分等一系列措施,患者逐渐治愈。

例2患者,男,25岁。因受凉发热3天来院就诊。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检查:眼睑无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胸片均正常,诊断为“上感”。用青霉素及地塞米松针静注后,热退。但是第2天后,患者出现前后胸部有少许稀疏红色斑丘疹,微瘁。当时诊断为“青霉素过敏”,又静注地塞米松加葡萄糖酸钙针。但是高热持续不退,皮疹渐渐增多,只限于前后胸部。问及病史和接种史,患者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出过麻疹。因此诊断为“麻疹”。经口服“开麻葛根汤”治愈出院。

讨论

不典型麻疹初期临床表现极像“上感”,但也有区别。其表现在于:①患者未经过规律的麻疹疫苗接种。②多见于冬、秋季。年龄不限,接触过易感者。③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胸片均无异常。④经退热、抗炎、抗病毒治疗仍不能退热,而且出现皮疹,就要高度怀疑“麻疹”。

不典型麻疹的治疗与麻疹相同,一般只需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足量的水分,对症处理如高热退热,剧咳时镇咳祛痰,烦躁者给予镇静,继发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不可使用激素,在例1中由于早期没有诊断出是麻疹,应用了激素,患儿症状无改善,精神反而萎靡不振,延长了病程。

不典型麻疹的预防:现在很多麻疹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是没有规律地接种麻疹疫苗。如上叙中例1、例2都是典型的病例。正确地使用麻疹疫苗是8个月接种,1岁半加强,7岁时复种。进入大学的青年也要进行第2次麻疹免疫。因接种麻疹疫苗并不像得麻疹一样,使人终生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抗体一般只能维持10~12年。部分儿童在6年左右抗体会全部消失,抗体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现在很多母亲本身无抗体,当然也不能通过胎盘把抗体传递给新生儿。这也是很多8个月婴儿得麻疹的原因。

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的原因:①自动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的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见,而且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出现较晚。②被动免疫后的麻疹是指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后发生的麻疹。一般表现较轻,潜伏期较长,可以达3~4周,疹黏膜斑少见,疹稀,胸背散在,出疹顺序不规则。③6个月以内婴儿出现的麻疹一般临床症状表现较轻,因为有母亲抗体的存在。④成人麻疹发热在39~40℃以上占多数,麻疹黏膜斑存在,全身中毒症状重,常嗜睡,但是并发症少,愈后好。此外少数人可患2次麻疹,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第1次患麻疹的2年内。

上一篇: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再出血的防治体会 下一篇:冠心病的诊治误区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