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5 10:22:04

量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1:

初二的作文讲评课上,男生小王焦急地等待老师下发作文本,这次作文练习联想能力,他下了很大功夫,读给同学听,大家都觉得不错,想想应该能得一个好分数。但不幸的是,和以往一样,这次作文他还是不及格。他去问老师,老师反问他:你这样的文面和字迹,还能得高分?气得小王一把把作文纸撕下来,揉成一团,扔到垃圾桶中去。

分析:这次作文训练,学生在训练能力点上下了功夫,但老师关注的却是文面和字迹,评价标准的不同,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那么,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怎么统一起来?

情景2:

刘老师是位一丝不苟的老教师,她用了一周时间每天熬夜工作,总算把学生作文批阅完了。讲评课上,她把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除了三五位学生表现得比较兴奋,交换着看上面圈圈画画的批阅和评语,其他学生则就看个分数,基本无动于衷。刘老师感觉心里挺委屈,讲评作文前,忍不住向学生诉起苦来,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学生尊重。

分析:当老师将评价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动机无法得到激发时,老师的批阅作文的辛苦往往会变得吃力不讨好。那么,作文评价该怎么赋权与分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尝试引入量规评价,通过建立师生公认的作文评价标准来指导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量规及作文评分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技术,常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如图所示:

评价的连续性

关于量规的作用,有人认为“量规是为控制学生学习行为而设计的准则。”①也有人认为“量规是对作品中的重要部分所制定的评价标准”。②它一般由评价要素、评价要素的分项指标、各指标分级描述、权重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可以用来评价学生作文并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量规种类很多,比如分值系统量规(Total Point Rubrics)、参考标准表(Bench-mark)、评分量规(Scoring Rubrics)等。本文主要探讨作文评分量规,具体包括分析式评分量规(Analytic Scoring Rubrics)和整体评分量规(Holistic Scoring Rubrics)。

整体性评分量规是用语言描述表现特征的评价工具,它把学习者的表现看作一个整体,给表现和结果(作品)判定一个单一的得分。适用于终结性评价,其优点是评价者能够快速判断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分析式评分量规要求使用者对量规维度中每个等级作出判断,即“评价者要对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的质量作出判断”。如果要获得关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的更多信息,如了解学生作文中哪些部分是写得不错的,哪些部分还需改进,或是了解作文中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如,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对条理性的掌握程度)并对强弱项的详细信息要进一步的了解,应该采用分析式评分量规。分析式评分量规比起整体评分量规更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更能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理念,是促进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工具。

二、分析式评分量规的研制

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是让学生懂得作文的质量要求以实现质量要求的各个层次的最有效方式。其研制过程有一定的原则、步骤和质量保障机制。

(一)研制原则

分析式评分量规的研制遵循两条原则,其一要基于标准。依据《标准》对写作的内容标准进行细致的分析,再选择一个或几个社会公认的整体评分量规(如中、高考评分标准)作为蓝本,确定评价要素。其二,指标等级有区分度、可操作。在评价要素确定后,要进行详细清晰的等级描述,来阐明被测量的各个维度的表现行为,以制定出容易操作的评分细则。

(二)研制步骤

分析式评分量规大致有这样几个步骤:

1.分析不同质量的作文样本,比较优秀作文与一般作文的区别;

2.列出在作文量规中要采用的标准,并且讨论质量高的作文是由哪些因素构成;

3.写出每个维度的不同等级描述,这些等级是递进式排列的,是在对比和讨论不同质量的作文推断出来的;

4.验证所制定出来的量规是否合理。可以让学生使用开发出的作文量规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对比各个学生的评价结果,也可以把学生的评价结果和教师对作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证明量规的信度。下表是参考语文中考要求制作的一个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为了使评分更具操作性,在评分细则中规定每个等级的基准分。

(三)质量评价

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一般应用设计出的量规进行试评价,以便在试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用量规评价工具――元量规(即评价量规质量的量规)可以对个人或合作设计的量规进行质量评价。

三、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的课堂应用

课例1:

描述:高一年级的作文课训练议论性文章的结构,老师让学生阅读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和糟糕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发现好的议论性文章结构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好的议论文结构应具备的三种要素――完整、对应、逻辑,他们对这三种要素一一解释,并分别制定了每种要素的好、中、差三种水平的具体标准,学生们根据这些标准来准备自己的作文,教师也根据同样的标准给予反馈,进行评分。

分析:在此处,评分量规的作用是使原来不那么清晰集中的目标清晰化、集中化,“理解并掌握议论性文章的结构”如果是教学目标的话,那么通过头脑风暴形成的对于议论性文章结构的三个要素――完整、对应、逻辑就是三个子目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对应性和逻辑性。

课例2:

描述:这节是初一的《人物对话描写》片段训练课。老师先呈现一幅图片,让学生用对话描述图片中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然后选出优秀和明显有问题的片段各一个,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对于优秀的对话描写的共识:对话描写符合对话形式;对话描写和其他人物描段配合巧妙;对话体现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根据适度区分原则,建立“一般”的和“差”的对话描写的标准,形成一个评分量规。学生根据这个量规自评并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教师批阅学生的修改稿,并给不合格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新的对话描写片段练习。

分析:在运用评分量规时,由于需要从评价对象中提炼出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指标的详细描述,将原本非结构化的主观性评价任务转化为结构化的级差评价,此处所应用的量规,所体现的就是教学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反思功能,诊断出学生在对话描写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反思了学生一轮训练后的学习成果,以便做出进一步改进。

经过多轮课例研究过程,我们总结出基于量规评价的作文课的常规环节:

(一)写作前指导

环节1:呈现目标

环节2:研习案例(优秀的和一般的、甚或差的作文样本)

环节3:讨论并初步形成作文评分量规

(二)写作过程指导

环节4:激活经验,学生作文

(三)写作后批改与讲评

环节5:试用、调整并确定作文评分量规

环节6:教师指导批阅,学生互评、自评和师评相结合

环节7:教师依据评分量规讲评学生作文

环节8:学生依据评分量规修改作文(可以多轮,直到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评分量规主要是在写作前和写作后发挥评价促进教和学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中,评分量规主要起的是一个方向引导作用。

四、小结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评价结果表示方法还是百分制分数,量规并未在教学测量和评价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教育类网站载杂志上的量规资源缺乏,量规的辅助设计工具暂未出现,教师的量规设计能力不尽如人意。但是,从量规的表现形式可以观察到,量规在课堂评价中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质,并且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重要的作用。在量规评价尝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成果(作文)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目标(作文能力要素)是明晰的;学生参与了标准制定,对自己的表现是有较强动机的。

无疑,这些方面对于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作文练习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

注释

①Jonassen D H.,Peck K L,Wilson B.G.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NJ:Prentice Hall,1999。

②Goodrich H.Student Self-assessment:At the Intersection of Meta-cognition and Authentic Assessment.Unpublised Doctoral 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1996。

上一篇: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小... 下一篇:浅议我国市政规划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