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门诊牙周病治疗中院内感染控制对策

时间:2022-10-17 08:38:45

口腔科门诊牙周病治疗中院内感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01-0064-01

我院为控制口腔科门诊的院内感染,针对口腔特点,制定了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1 牙周诊室控制感染的几个方面

1.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有无全身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性病等。

1.2检查患者均有慢性传染疾病,必须做有关的化验检查,以便决定其恰当的治疗场所和治疗过程。

1.3治疗器械的消毒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进入牙刷组织及进入的深度,可将牙刷治疗器械分类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4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病损、肌液体液等。(2)吸入含致病菌的气雾或飞溅物(如血液、唾液等)。(3)间接接触污染的器械、手、综合治疗台等传染媒体。(4)手机供水管道中的存水返流入口中。

2 控制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

定期消毒空气,物体表面,根据患者流动快的特点,每天对诊室进行空气消毒每天2次,用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诊疗桌、治疗椅、地面等。

医生和洁治员在治疗过程中,尤其在用超声波洁牙机、手机、平机磨光牙面时,应使用防护性屏障,如帽子、口罩、面罩、手套、一次性工作服等。治疗过程中,污染手套不得任意触摸周围的物品,治疗结束后应在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浸泡后再摘除手套。尽量使用脚控开关来调节治疗椅,对于照明灯扶手开关等可用一次性覆物覆盖。超声波洁治机、机头消毒,将机头放封口纸袋(FU-RO Steril)封好放入电脑控制高压灭菌消毒器,温度134℃ 6 min,多次进行细菌培养。减少治疗椅周围空气中的细菌量,在治疗前尽量减少患者口中细菌数量,用1%过氧化氢液漱一分钟,可大大减少超声波洁治时的气雾污染。手机每用一个患者后,高压灭菌,在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再空放水30秒,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再冲水一至数分钟。

多年来我们一直执行以上各条措施,我科医护人员共23人无一人发生乙肝、甲肝、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我科治疗的患者无一例被感染传染性疾病。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在实施牙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医感染的原则,使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收稿日期:2007-10-11)

上一篇:浅谈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问题和措施 下一篇:提升执行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