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新措施

时间:2022-10-17 08:24:22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新措施

摘 要:由于受到近几年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逐渐扩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深化。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很有必要以图书馆管理为立足点,就新时期的网络环境中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管理图书馆资料进行不断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网络环境;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2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12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图书馆网络化管理环境的形成,使得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以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储、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网络技术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技术类型,并帮助图书馆领导者完成图书馆管理全方位、多层式的建设,这不仅是图书馆网络化管理的重要发展内容,更是不同读者阅读个性化的需要。对此,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对高职图书馆当前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便成为了图书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情况

(一)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一情况的出现,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也在逐渐地进行网络化环境的建设。但是,由于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建设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的阻碍,其中图书馆缺乏综合管理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就是影响图书馆网络管理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图书管理人员都不是管理专业毕业的,并且,其对于网络技术的掌握和熟悉度都不是很高,如果图书馆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图书馆的相关工作,那么,图书资料就无法被有效地利用,这就会导致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在高校图书馆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二)图书馆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当前对我国图书馆的内部管理结构的研究可以发现,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料都是分类别存在的,类别不同的图书资料被分别放在不同期刊室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主要分为理工和文艺两种类别的阅览室。从实用性上来看,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此种分类方式使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目标无法得到有效实现,从而使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建设目标无法实现。在高校图书馆中图书的分类管理大多都是按专业方向来分阅览室,与此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各部分之间协调性和协作性较弱,大部分的图书管理人员只顾着整理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资料而不去理会其他类别的图书资料,导致其服务质量一直不高,从而无法为读者提供较好的图书服务。

(三)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相对较为落后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为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服务的机构,为了使自身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需求,图书馆应该同其他机构一样,不断地推陈出新、适时探索当前社会先进的图书管理方案。就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料管理情况来看,受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使管理工作也不断提升,所以,为了能够使得图书系统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一定要重视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图书馆的管理者往往对网络技术过于重视,忽视了人为因素对这一管理体系发展的影响,使得其形成了“不用人也可以完成图书网络管理工作”的错误思想。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者在利用网络技术的重要作用时,也需要将人的主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制定新的管理模式和更新管理思想来对网络信息技术有效地利用,使图书网络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措施

(一)加快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改革速度

随着网络化管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不断深化,图书馆内的各项管理体系也在逐渐由传统垂直、层级等形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和拓展等形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进度也随之加快,其对于图书资料的中间管理环节被进一步“剪裁”,从而全面地提升了图书馆管理文献资料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高校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通过借助网络环境的作用构建一种合作关系的管理运行模式,将传统图书管理制度中的等级关系逐渐淡化,从而使得各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能够有效地呈现;并且,这种图书馆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并不是以行政隶属和财政拨款为基础的,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资料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此外,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加快数据库的建设,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构建图书馆联盟,进而推动图书馆间资源共享与合作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提升微观图书馆的管理体系改革

首先,重新组合当前图书馆内包含的管理类业务。在目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者需要将馆内现有的文献资源同互联网中虚拟的图书资源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效整合,以便创新当前图书馆图书管理机制,并且,图书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提供业务外包与业务竞标的服务形式来完成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服务,进而提升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的网络管理建设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领导者仍需要提升对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此,可以采取定期开展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帮助管理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从而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引进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尤其是那些既了解图书馆当前的运行模式,又熟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内容的高新技术人才。

此外,图书馆还需要在馆内施行聘任制的岗位任用制度,采用“优胜劣汰”“择优录取”的岗位升迁和任用方式,以便将图书管理者工作的热情、服务的积极性以及履行责任的主动性全面调动起来,以期能够使图书馆管理图书资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管理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对于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图书资源的传递速度以及使资源更好地共享,促进图书馆作用全面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半壁江山”之作文教学浅析 下一篇: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