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7 08:19:36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实施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黄芪注射液;盐酸多奈哌齐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123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病所致脑功能障碍引起的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征, 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导致中老年人痴呆的第二大病因, 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其防治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为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2], 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黄芪注射液对治疗血管性痴呆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认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治疗组男11例, 女9例;年龄46~70岁, 平均年龄(63.5±6.8)岁。对照组男10例, 女10例;年龄45~69岁, 平均年龄(63.7±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盐酸多奈哌齐片, 5 mg/d, 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 10 ml/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 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注意在治疗时时刻注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量,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

1. 4 疗效判定标准[5] 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13例, 有效6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病所致脑功能障碍引起的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可认为是血管病变后引发的一系列分子和结构的改变, 包括血管机制、胆碱能机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6-10]。其发病机制可认为是血管病变后引发的一系列分子和结构的改变, 包括血管机制、胆碱能机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11]。传统的多发梗死性痴呆的概念已经被修正, 目前认为血管性痴呆可由多种类型的血管病变引起, 包括皮质下缺血性小血管病、皮质梗死、缺血-低灌注、脑出血等[12]。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的痴呆最为常见;此外, 长期慢性脑灌注不足和代谢障碍也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知损害密切相关[13-15]。

综上所述,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调节及抗氧化机制等, 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的效果, 具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Iadecola C. The pathob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Neuron, 2013, 80(4):844-866.

[2] 张楠.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5(36): 4239-4241.

[3] 李诗国, 戴圣伟, 李群伟. 地黄饮子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7):632-634.

[4] 范文辉, 刘之荣, 李露斯. 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及其胆碱能机制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 4(2):34-35.

[5] 卢昌均, 周哲屹, 刘国成, 等.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电子版), 2014, 2(3):13-14.

[6] 黄立宏, 黄流清, 李刚, 等. 血管性认知障碍不同亚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2(5): 348-351.

[7] Malaguarnera L, Motta M, Di Rosa M, et al. Interleukin-18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plasma leve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Neuropathology, 2006, 26(4):307-312.

[8] 徐新蕾, 蔡德亮. 氧化应激指标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5(33):3887-3889.

[9] Casado ?, López-Fernández ME, Casado MC, et al.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 vascular and Alzheimer dementias.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08, 33(3):450-458.

[10] Gackowski D, Rozalski R, Siomek A,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oxidative DNA damage is characteristic for mixed Alzheimer disease/vascular dementia.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8, 266(1):57-62.

[11] 姜宏, 张秀清.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9):26-27.

[12] 田东, 李燕, 李荣荣, 等.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4):27-28.

[13] 郭雪红.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药房, 2015, 26(21):3018-3021.

[14] 严丽华, 邵寅.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药业, 2013, 22(5):126-128.

[15] 刘淑娟, 刘建民.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50例临床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 18(5):45.

[收稿日期:2015-12-16]

上一篇:浅议加强初中法制教育工作 下一篇:略谈书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