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成县农民培训的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17 07:15:20

浅淡成县农民培训的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摘 要] 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开发人力资源潜力,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克服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民培训认识觉悟差等诸多限制因素。引入竞争和市场化动作机制,规范农民培训市场,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八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农民培训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将对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农民培训;限制因素;发展对策

成县位于北纬33031'-34042',东经105024'-105051'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陇南的一个农业大县。全县约有农村人口20万,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成县农民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培训,相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培训的规划。通过以陇南农校,成县职业中专,党校、农广校,农机校、劳务办等多家具有农民培训资职的单位,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培训,为我县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培养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开展了大量的岗位技能培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民培训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民培训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村社级无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组织管理机构。

2.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农民培训的机构与市场的关系还比较松散,使得通过培训在充分就业,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3.缺乏主要的农民培训经费支撑,特别是农民科技培训,存在重要的经费不足问题。

4.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民培训工作得不到时间和场地的保障。

5.各培训机构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各自为战的现象十分明显。

二、成县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笔者对某村500名,18~65周岁农民的文化程度进行了调查;其中高中毕业116人;初中毕业302人;小学毕业82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3%、60%和17%。而18~45周岁强壮劳动力文化程度人数要占高中文化程度总数的72%。这部分劳动力中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即转移技能培训。而量大面宽的则是仅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这些年龄的文化差异,为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农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限制因素,据笔者调查,某村共有农业人口2964人,当年外出务工人员达810人,而通过技术培训,有计划进行输转的人员不足200人。究其原因,在观念上怕花钱,怕影响短期收入。宁愿外出务工挣钱,不愿参加技术培训。

3.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问题与农民的需求以及培训后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者的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三、成县农民培训发展对策

1.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的政策,地位、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强农民培训,将其放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位置。要一方面“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另一方面,“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同时应将农民科技培训列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确保农民培训的政策保障。

2.规范劳动力市场,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增强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3.增强政府在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上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培训提供资金支持,既是目前大势所趋,也是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4.积极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情和自觉性,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培训的社会新氛围。

5.引入竟争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农民培训模式的改造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其中最主要的是营造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平等竟争的环境,强化市场对农民培训机构的筛选机制,加强对农民培训示范学校和示范基地建设。

6.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发挥培训机构之所长,补其自身之所短,加强现有农民培训资源之间的协调整合能力,营造良好的农民培训秩序。

上一篇: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浅析我区农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