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时间:2022-10-17 06:00:16

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环节。本文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求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91-01

写作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然而,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环节,不写不行;写,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作文没有现成的公式作依据,也不是单凭记忆就能够解决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它需要作者用心去体会,潜心去感觉,才能领略到作文的奥秘。要做到这些,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件难事,使得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使得学生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视作文为畏途。

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让他们不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呢?有些语文老师认为,学生惧怕作文主要是"无米"之故,常常告诫学生"观察!读!写!"可是到后来大致结果都会这样: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力,学生观察了一阵子觉得也并没有看到什么可写的,回来再读上一阵子书也没得到什么补益;要求多写,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写,你叫他们怎么多写呢?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写作文再一次失去信心。可以说,"无米"是学生惧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种"看读写"的做法对解决学生的"无米"之难其效果却并不好。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惧怕作文是因为他们对写作不感兴趣,于是有人便搜集大量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经验,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事实上,这样做收效也并不见大。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一批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与作家不是一个层次的,与他们谈这些,只能是用高挂在树上的桃子去馋尚不会爬树的小猴子,仅能让它们空羡慕一场而不能让他们得到什么。听的时候,热情是能够激发起来,他们也想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伟大作家,创作出千古不朽的作品。然而,当他们从幻想回到现实中拿起笔来的时候,却又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块料。于是,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留给他们的只能是失望自愧,刚激发起来的热情也便重新降温。既然上述做法效果都太差,我们何不另找出路,再想办法呢?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一个班里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可也还有一部分是不怕的,而在这些不怕写作文的人中,个别的还是写作能力很好的!上面我们谈到,在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上,我们的这些中学生和作家不能相提并论,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作家的写作本领他们是望尘莫及的。然而,怕写作文的学生和不怕写作文的学生是同学,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社会阅历,以及他们所学的知识都差不多,他们总该是一个层次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先以培养不怕写作文的同学的写作能力为主,来带动怕写作文的同学进行写作。

首先,既然有些同学不怕作文,这说明他们对写作文感兴趣;既然他们对作文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组织成一个兴趣小组。对于兴趣小组的同学,我们可以按常规来指导他们写作:指导他们细心观察,指导他们认真阅读,督促他们多写多练,还可以指导他们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取人之长,去人之短,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一阶段的训练,使他们的作文能"拿出门"来。当然,对这"拿出门"来的要求也不能过高,因为他们毕竟是初中学生,只要能做到错字病句少出现,优美词句多一点,用词较准确,篇章结构新颖一点即可。总之一句话:让他们给怕写作文的同学作个表率就够了。以上是第一步,培养"小老师"。

其次,便需给怕作文的同学紧紧弦了。具体作法可以这样:把怕写作文的同学编成几"组",每组的人数不要太多,三五人即可,因为多不一定精。每周班里写完一篇作文后(全班一起写),由老师从写作兴趣小组的作文中挑出能作"表率"的文章,然后任抽出一组,把这些作文分给这一组中的各成员,让他们认真研读,找出这些作文的优点,看谁找得好,这一组作完这一练习之后,可以再抽一组进行同样练习,直到各组都进行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好处很多。因为想写好作文,阅读一些优美的名家名篇固然重要,但也需读一点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文章。因为作家名篇水平很高,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往往是食而不知其味,很难体味出作家是怎样构思并组织这篇文章的,也就是说,作家高明的写作技巧他们很难学到,因而读完了这样的作品之后,他们便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这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我的能力不行,我不会写!这样,就更增加了这些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他们也就愈怕作文了。当然这并非否认作家作品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的作用,而不去读它,而是在引导学生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既要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这些成功的作品,又要引导他们寻找"解近渴"的"近水"。也就是说,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家名篇的同时,也不时地让他们认真"研究"一下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他们是完全可以欣赏了的,他们会很容易地领略出自己的同学是怎样构思并写作这篇文章的。那么研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他们会恍悟:原来这篇文章就这样写,我也会!纱网戳破,他们心中对作文的神秘感也就消失了。

再次,优点是他们自己找出来的,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好,潜移默化中,这些"组"就可以把它们学去了。作家高水平的优点是不大易学的,可这些低水平的优点却正合他们的胃口。"老师,xxx同学这个地方写得真有趣!""老师,xxx同学这段景物描写真好!""老师,xxx同学这篇作文的主人公的名字取得真好听!"……这些与发现了新大陆同样惊喜的语言,是在做完了这项练习之后少不了的。

最后,这些"组"也写过这一篇文章,对同一题目也动了一番脑子,而在研读这些文章的同时,他们不自觉地就会把自己的作文与这些作文相对比,通过对比,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增强自己写作文的信心。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也悟出了别人构思文章的方法。到这个时候,他们便再也不愁没的可写了。这样,也就为进行下一步练习打下了基础。既然"组人"们已发现了"新大陆",那么我们何不让他们登上这块大陆一览风情呢?这就是我们要进行的第三步练习――写作。通过上面第一、二步的练习,"组"就觉得有可写的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时机,促使他们来一个飞跃--重写这篇文章。这部分作文交上来,仔细翻阅就会发现,它们尽管仍是好一点、差一点各不相同,但与他们原先"挤牙膏"挤出的作文相比要进步多了。并且这一次他们也愿意写,写得快,交得也快。这样一次一次地进行练习,他们很快便会学会构思作文,也不会再有"没的可写"之感了。

总之,为了调动"组"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开展小型的写作竞赛活动,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一个人,哪一组分数高。解脱了他们"没有可写"的痛苦之后,他们中许多人也便由原来的怕写作文变为爱写作文,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的写作水平一天天提高。当他们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入门"之后,加入到兴趣小组的行列中去进行正常的写作训练。

上一篇:经典诵读走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