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时间:2022-10-17 05:47:48

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需正确处理好建筑绿化、水系、道路、人文风景等城市要素。建筑设计即主要解决建筑个体中的问题,趋向于独立性,作者在本文仅就城市规划中的几大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城市空间与建筑环境的区别、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提高建筑环境与城市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出发,指出相应措施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合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 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所谓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建造之前,设计人员按照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将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事先设想、模拟,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并将之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的过程。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区别

城市规划是在宏观上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阔的综合布置具体安排和科学管理。而建筑设计是针对某单一建筑而言,是对城市规划、法律条款、区域规定进行具体落实。对二者进行区别,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明确二者的区别以便对二者进行合理结合从而可创造出更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居住工作环境。

二者的不同点具体如下:

(1)确定性不同。建筑设计是由开发商提出具体的设计目标及要求,再由设计师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提供各种满足设计目标的备选方案以供选择,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一种由问题找答案的过程,而城市规划却没有具体的备选方案。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的按建筑设计去找答案,而是自己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目标。同时,城市规划还是一个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对这种“短期行为”的控制则需要用到“规划年限”,所以“规划年限”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2)设计的复杂性不同。在建筑设计中大多以象征意义为主,设计师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即可,而对于一个城市规划师不仅要有形象思维,还要有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总揽全局对城市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现代的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对物质、工程的规划,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发展规划与环境规划。所以对规划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规划,城市规划都由各专业人员协作完成。

(3)任务的综合性。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对答案的搜索过程,设计程序也是从一般到复杂的过程。而城市规划则不同,它从丁作的开始就要考虑多目标的衔接。是城市基本要素关系的建立与处理、系统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在面对城市居民的需求时,各要素间还存在着矛盾。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又因规划的单一性,所以城市规划T作有“模”可套、有“法”可推。

(4)目标的超前性。一般情况下。每幢建筑物设计前其性质和功能都规划确定,建筑设计基本上是一次终极目标的静态设计。但城市规划却没有终极目标的稳定性,其规划的整个T程都是对未来目标的探讨,并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进行修改调整,它是一种动态设计。

3.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场地设计:场地设计是在城市规划中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需要,基于现状,对场地中的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等进行后来规划,使各要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工作内容看,场地设计是除建筑单体外的所有建筑,包括单体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竖向场地下程设施等各要素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在建设流程中一般是开发商首先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报政府批准,以获得相应的土地,先对设计师提出设计任务与摹本条件以进行设计。同时在具体设计前设计者都还要针对细部问题与开发商进行商谈,以确定最后设计内容。

①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其要求之一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对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二体现在详细规划中这也是最重要的凶素,因为对场地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场地对控制规划中的土地使用,布局均要做出恰当的,实际的,细致的反应,以便达到合理利用,节约资源的日地。

②对用地性质的规划:控制性详细。总体规划对用地性质的规划限定了规划项目只能在某一区域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中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了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③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对建筑的控制。

④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嗣控制线来限定,在区域规划中一般规定不能越过红线。但同时又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应从红线位置退后一定的距离,同时在场地设计中也要按照规划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主要朝向等给予控制。设计中必须明确并严格遵守区域法与土地法等法律依据。

(2)城市规划的误区。有于种种政治经济的影响,许多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直难以区分。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结合环境。从城市规划出发,建筑的整体轮廓上应与周围现有的接见住相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想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通过人的心理和身体感受塑造空间。②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体现变化。③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用历史的痕迹。

4.建筑设计之我见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

⒈ 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⒉ 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⒊ 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比如:曲面玻璃,将天空反射向地面、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上一篇:浅谈加强施工企业的索赔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建筑电气节能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