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爱我的父母啊,你们在哪里?

时间:2022-10-17 05:15:14

世界上最爱我的父母啊,你们在哪里?

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

2002年4月1日,李熙前坐在从北京开往家乡湖北团风的列车上,他心情极其复杂。忧伤和无奈一直压抑着他,使他有些透不过气来,他在一次次地责怪自己:“为什么我这么任性和无知?为什么我没有察觉出来……”

父亲的影子不断地在他脑海里打转,和父亲走过的那些难忘的岁月,如电影一样,在他的眼前闪过。

自从他出生后,他就是父亲的宝,父亲去哪里都喜欢带上他,带他去看皮影戏,去看乡村的露天电影,走亲戚也是半步不离,他成了父亲的“跟屁虫”。

李熙前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每到收学费时,他就害怕。老师把一些没交学费的学生留下来,当老师念到他的名字时,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每每这时他就很反感,用书挡住那些针刺般的目光。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无奈和憎恨:“为什么命运对我这么不公?为什么我会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个为什么在他脑海里翻腾,左思右想,他决定辍学当兵,这样,父亲肩上的担子或许轻了,姐姐也可以安心地上完师范了。

放学后,李熙前就把这个想法跟父亲说了,父亲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通:“我就是砸锅买铁也要让你们读书!”

骂完了,气撒了,最后,父亲几乎是在恳求他:“当兵很苦,你要想清楚。”可熙前冲动地说了一句:“我还想你多活几年!”说完,他的眼泪刷地滚了出来。父亲听后,一句话都没说,但眼圈红了。

最终父亲还是依了李熙前,登车的时候,他还跟父亲憋着一股劲儿,父亲默默把他的背包送上车放好,站在车窗口,依依不舍地望着他,车发动了,最后他连一句:“爸,多保重”都未说。

新兵连环境很苦,李熙前表现得相当出色,为了把成绩告诉给父亲,三个月的紧张训练中,他给父亲写了三封信。

父亲回的第一封信,写了满满两页纸,还说了些鼓励的话;第二、第三封信时,父亲还没写到百字,以至于战友们认为李熙前收到的是空信封。他也怪起父亲,父亲那几十个字,只有一个意思: “你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吃不了苦?是不是有点后悔了……”李熙前看完信后,觉得父亲太不理解他:“我仅仅给你写了3封信,你就认为我信写多了,好,你不让我给你写信,以后就不给你写了!”就这样,一气之下,一年多,李熙前一封信都未给家里写,电话也没打一个。

火车到站的时候,李熙前完全沉浸在回忆中。他揉了揉双眼,走下了火车。当他走下站台,看见几十张熟悉的面孔,那一刻,他很想哭,但却忍住了。

李熙前推开老屋院门时,院子里满目疮痍、蒿草丛生,大门两旁挽联已经褪去了颜色。“咯吱”一声,堂门打开了,父亲的遗像赫然出现在眼前,镜框里已经挂满了灰尘和蛛网,熙前的泪水掉了下来,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永远去了!

“大伯,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为什么?”他哭着向大伯声嘶力竭地喊,在场的亲戚们说:“熙前,是你的父亲再三嘱咐,不让我们告诉你的啊!”

良久,亲戚们看熙前稍微静了些,便把事情原委告诉他。

2001年7月,熙前父亲病倒了,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但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逢人便说自己要治好病,儿子还要回来看他。

亲戚们好几次劝熙前的父亲,说:“这么大的事情,得让熙前回来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我还死不了,这点儿病算什么?”熙前的父亲说,“任何人都不许把我的事儿告诉我儿子,如果谁说了,耽误了他在部队的工作,我一定不会放过你们的,就是到了九泉也不会放过!”看他这样坚决,谁都不敢向熙前提起他父亲得病的事情。

熙前的父亲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整天卧床不起,刚开始还能吃点稀饭,后来只能喝汤,最后无法进食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着,企盼着。

一天,熙前父亲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偏方――泥鳅和黄鳝可以延缓他的病情,他就让熙前的大伯找来了泥鳅和黄鳝,每天喝口温水,然后将一条条活泥鳅放在嘴里吞下去,边吞边流泪,他还坚持喝黄鳝的鲜血,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

躺在病床上的这段日子里,父亲想熙前想得心切,用亲戚们的话说,哪怕是听听声音他也就满足了。好几次,大伯把手机递到父亲面前,接过手机的刹那,父亲的脸上显出少有的喜悦,可他每次又颤抖着手匆忙地挂掉了。

“你这是咋了,为什么又挂了?你不是很想听熙前说话吗?”亲戚们很不解。

“我怕一说起话来,就止不住会把我……“熙前的父亲泪流满面,亲戚们听了也是悲痛万分。

最后,父亲还是顶不住病魔的纠缠,没有等到儿子回去见他最后一面,便含泪去了。

此时此刻,熙前跪在父亲的遗像前哭得一塌糊涂,他很清楚,父亲完全是操劳过度,饿一顿饱一顿才患上这病的。当兵前,熙前的姐姐在师范读书,他自己也是市重点的高中生,为了维持他和姐姐的学费开支,父母在原来8亩责任田的基础上又承包了15亩。熙前的母亲小时患脑膜炎,双耳失去听觉,大脑时常不清醒,所以这些地全靠父亲一人种,他和姐姐住校,也帮不上忙。虽然父亲不要命地干活,但还是无法负担他和姐姐每月六七百元的费用。

1999年5月,熙前母亲得了一场大病,花了很多钱,家里欠下一大笔债,他和姐姐不想给父亲增添更重的负担,放弃了学业。姐姐只身一人去了深圳打工,熙前和姐姐都认为,这样,老父亲身上的担子就轻多了。

谁知,父亲还没享一天福,说走就走了。“父亲是我生命中永远的痛,对父亲的歉疚,我会遗恨终生!”他沉痛地说。

妈妈,我会找你到海角天涯

当李熙前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清醒过来时,他突然想起一直没有看到母亲。他问大伯,得到的回答是母亲去了一百多里地的外婆家。

旁边有个小孩儿却说:“你妈走丢了。”

“怎么回事?“熙前紧紧攥住大伯的手发疯似的大声说。

一看再也不好隐瞒了,大伯把熙前叫到一旁,告诉他,父亲的去世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太大了,姐姐陪母亲两月后又去了深圳,母亲孤身一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她胆子越来越小,还经常用电灯、电视来壮胆。最后,神智越来越模糊,干脆离家出走了,亲戚们四处寻找,但都没有音讯。

熙前回来的消息,姐姐知道了,当天中午就从深圳赶了回来,姐弟俩抱头大哭了一场。

当天下午,李熙前就去回龙镇派出所报案。紧接着,他和姐姐开始走街串巷发传单,贴寻人启事,拿着母亲照片到各个车站打听。

李熙前还找到黄冈市电视台,希望在黄金时间插播寻人启事,在寻找母亲的那些天里,姐弟俩每天天刚蒙蒙亮,带上一天的干粮就出发了。找了几天后,仍然没有任何进展。他们决定再找远点,也许机会更大。于是,买了一箱方便面,带上一张薄褥子、两个军用水壶和一些换洗的衣服和钱,上路了。

有好多次,他们在路上遭遇狂风暴雨,由于想减轻负重,出门时他们没有带雨具,被淋成落汤鸡也成了家常便饭,湿衣服常常是在凉风中被吹干的。他们努力寻找着,可结果并没有带给他们什么惊喜。有好几次,一些好心人说看到了像他母亲模样的人,领他们去认的时候,却是一场空欢喜。那时心情,好似从半空中又被抛了下来一样难受。他们一路找了邻省的一些县市,可都未有结果。

时间转瞬即逝,眼看着27天的假期马上就要到了,李熙前不得不准备归队,虽然部队让他再待些时日,继续寻找。但他还是提前两天返回部队。

回到中队,他时刻挂念着母亲,可他最大限度控制住自己情绪,完成好该完成的一切。战友们在他脸上根本看不到任何伤痕的阴影。

父亲十片手指甲

2002年5月下旬,大伯来电话,说母亲找到了,中队又一次安排了熙前回家。当他回到家中,看见朝思暮想的母亲时,他惊呆了,这哪里是印象中的母亲啊?母亲头发斑白,又黑又瘦,手和脚肿得像馒头,双脚都化脓了,鞋都不能穿。

他跑过去,双手紧抱着母亲,失声痛哭起来……母亲只是木讷地看着他,一言不发,她哪里知道眼前流泪的这个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儿子站在母亲的面前,而母亲却像陌生人一样,瞧都不瞧她一眼,不能相认。

在李熙前返回部队前一天,奇迹发生了。双眼浑浊的母亲,忽然奇迹般地清醒过来,颤巍巍地走过来,拉着他的手,示意他搬椅子坐在她的身边。他高兴地叫道:“妈,我是熙前呀,儿子回来看你了!”

那天,阳光明媚,母亲的气色看上去好多了,他找来梳子,第一次给母亲梳头。母亲老了,梳了几下,头发就簌簌地掉落,他心疼地把掉落的头发一根根捡了起来,揣进了兜里。

熙前给母亲梳头时,母亲很听话似的,像个老小孩儿。她还让熙前把镜子递给她照照,满意地笑了起来。

梳完头,母亲握着熙前的手,来回搓着,不一会儿,她的情绪又有些反常了,脸上浮过几丝愁云。他的心陡然一紧。

母亲从怀里,不紧不慢取出一块还是当年父亲送给她的旧手帕。她把手帕小心翼翼地摊开,原来是十片完完整整的手指甲盖儿!

这是父亲的手指甲盖儿,熙前父亲得病那会儿,指甲盖儿相继脱落,父亲没有哭,母亲却哭得伤肝动肺,她把这些掉落的指甲盖儿一片片捡起来,用手帕包好,揣在怀里。

熙前摸着父亲的指甲盖儿,鼻子酸溜溜的,情不自禁地搂着单薄的母亲哭了起来。母亲不住地给他擦眼泪,用手揽着他,拍着他的后背,哼起了那首他儿时最爱听的歌谣,小时候他一哭,母亲就抱着他,哼那首歌哄他,一次次他都是在这首谁都听不懂的歌谣中停息下来,酣然睡在了母亲的怀里。

可是,晚上母亲又变得不清醒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他只好把母亲安顿在舅舅家,每月从500元的津贴中给舅舅寄去三百多元的生活费。

2003年7月19日,可怜的母亲又一次离家出走了!

熙前得到这个消息时,他迅速与在深圳打工的姐姐取得联系,让她回家寻找母亲。姐姐为了让他安心,辞掉工作,匆匆回老家。这事儿,他未向任何人提起。默默地投入到演习中。

为了寻找母亲,熙前的姐姐一年多没有工作了,可她还是不放弃寻找。她买来一辆自行车,在车篮和后坐上挂了个大大的“寻人启事”牌,带上些干粮,不知行走了几万里路。

母亲走失后,熙前一直愧疚不已,第一次回家前,他就在北京打听过,想给母亲买一副助听器,可是那需要她本人来北京,而且,有些人告诉他,这助听器也有副作用,所以他打算回家以后再和姐姐商量商量,可是想不到母亲又走失了!

现在,熙前还有太多的事没有为母亲做,包括给她制作一个地址留言牌,戴在她的身上,迷路了,别人也好帮她回家。

“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让人安心呢?母亲,现在,我只期望于老天对您好一点儿,一定要让您活着!”

上一篇:嫁“二手”老公,过“一流”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双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