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时间:2022-10-17 04:28:07

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横山职教中心作为一所县级职业中学,对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探索思考

大家所知,网络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开放性、跨文化和互动式五大特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国与国之间没有边界,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各种有用无用、有害无害的信息铺天盖地,形形的人通过网络表达或是或非的观点,或真或假的感情等等。学生一旦进入这个空间,马上就会被包围在这错综复杂的“网”里,于是,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学生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

1、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好处

(1)学生学得更主动。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灌输式的教育使教和学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老师、家长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上网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网上丰富的知识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学得更为主动。

(2)提高学习能力。网络的最大好处就是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人们可以腾出记忆储存知识的空间,更多地从事研究和探索。

(3)充分发展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学生在网上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网络上的智慧碰撞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激发对现代科技的向往。电脑网络吸引学生努力掌握电脑技术和上网技巧,学生以空前的热情加入学电脑的行列,学生对现代科技不再有距离感和恐惧感。

(5)丰富课余生活,有意身心健康。网上游戏、聊天等可以释放学生心理压力,可以得到许多关于人生的有益启示。

2、网络给中学生养成教育带来的弊端

(1)上网成瘾。心理学家指出,漫游网络可以和吸毒、酗酒及赌博一样,变成一种难以戒除的瘾。痴迷于网络者不但学习受到影响,而且人际关系也不良。

(2)网络毒害。根据互联网上的资料显示,因特网上有50多万个黄色网上,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很容易陷入这种网络而不能自拔。

(3)思想侵蚀。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网上也随处可见。网上有大量低级、庸俗不堪的内容,有大量与我们传统道德观念格格不入的内容,有对我们社会进行中伤、否定的言论等内容。学生往往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且好奇心很强,有时明知有害也想尝尝禁果。

(4)网络犯罪。犯罪分子往往以中小学生为下手对象,他们通过网上交友等手段骗取学生的信任,从而诈骗钱财,有些学生结交了不良网友而慢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综上,尽管网络也有它的优势所在,但基于它强大的负面效应,社会响起的多是禁止的声音,学校也不乏微词。

二、反思对策

有老师提出禁止学生上网的种种措施,不开放学校的上机室;消极对待与电脑、网络有关的活动或比赛等,但是表面的禁止并不能阻挡或消融学生的热情,相反,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越是被压抑便越是被激发,校方的禁止反而使他们对网络的痴迷有增无减。所以我们逐渐明白,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而且绝对化的禁止将产生另外一种退步。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网络并恰当地引导学生呢?于是,我们启动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探索工程。

1、树立适应网络时代的开放性的新教育观念

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我们进行关于网络的问卷调查,我们召开关于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各类座谈会,我们上网点击,了解网络,我们走进网吧,了解社会。我们逐渐实现两个转变:从禁堵为主的封闭式教育观念转到疏导为主的开放式教育观念;从被动“救火”型的教育方式转到主动预防型的教育方式。

2、注意加紧培养教师的优秀信息素质

我们认识到,网络德育的开展,有赖于德育工作者信息素质的提高。我们制定了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三个基本目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运用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为此,我们有如下的做法和体会:

(1)注重教师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结合。我们对教师进行遵守网上法则和道德的教育,提高教师这方面的道德和思想政治水平。我们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上网的指导和培训,网络多媒体的技术训练。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者都能较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2)利用网络资源与建立学校德育资源结合。教师学会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同时,又将网络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资源库。如我们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资源库光盘,收集了德育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利用资源、建立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3)网络多媒体制作与应用结合。我们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自己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育实践。创优主题班会,优质课比赛等很多教师都制作了网络多媒体课件,并成功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主动出击,积极拓展网络德育空间

人们网络活动的特征是:既有很强的独立性,又有明显的合作性、交流性,这就需要人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网络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最终是要让学生能在网络世界里有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能正确选择信息。因而,我们主动出击,尽可能利用网络,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主要做法就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网上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1)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学校学生会、团委会、年段等社团组织,都利用网络资源编写出版各种板报、刊物。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也起到了对其他学生良好的教育作用。

(2)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

(3)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网络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

(4)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我们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完成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和技能大赛作品。

事实证明,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展开的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防范,构筑网络德育工作的联合阵线

我校在优化网络环境氛围、利用网络资源举办活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制定各种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提高家长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发挥家长在网络德育上的作用。

上一篇:IASB和FASB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解读分析 下一篇:教师如何备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