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刍议

时间:2022-10-17 04:00:27

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刍议

【摘 要】新闻节目办得好坏,决定着电台、电视台的视听率和舆论作用以及媒体的发展前景。媒介间的竞争主要是新闻信息领域的竞争,新闻节目是竞争的“主战场”。对于电视台来说,它的新闻节目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满足受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决定其未来是否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借鉴前人对电视新闻理论的研究,着重探讨电视新闻的个性、共性规律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报道方式、报道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 节目类型 报道形式 报道要求

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观众的求知欲逐渐增强,电视新闻不仅要及时传播国内外大事、反映舆论、传播舆论,还要以深度的报道、言论来影响、指导舆论。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以何种类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对于新闻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先要对电视新闻的概念及个性、共性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具有声形并茂、音画结合的特点,它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因此,如何认清与利用它的个性特点及优势,如何树立电视观念,完整准确认识电视形象化传播,指导新闻节目采摄制作,便成了电视新闻业务研究中的基本立足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电视与报纸、广播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业界更加深入地研究电视采摄编播等各项业务,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一)类型

在“电视新闻分类和界定”的研讨中,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探讨,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评论类新闻节目。各类节目中有多种报道传播方式与节目形态。

(二)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特点与报道要求

1、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它在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性节目中的骨干。消息类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一旦发生有价值的事,它就会捷足先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用客观事实,形象地、真实地,“短、频(广)、快、活”地传播,是它的基本特点。

(2)报道形式:电视新闻语言的多符号,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访谈新闻和现场报道等。

2.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如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专题报道。专题报道是专题类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容的重要形式。从题材内容来分析,专题报道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典型报道。对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重点报道。要使典型报道真正为观众所感悟、所接受,就必须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注重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领路;要拓宽报道题材。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等。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消息类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同时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及时向观众作最新动态的连续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同一天,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的总汇;二是把追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每天的最新报道在事件结束后,重新汇总精选材料编制而成;三是以事件为源头,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既对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又对事件进行相关内容的链接或拓展。

②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思辨性报道。思辨性报道是专题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重要典型,它是现代新闻观念在专题报道中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典型报道一人一事不同,它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辨。这种类型的专题报道,需要记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对新闻事物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对复杂事物的比较与鉴别,抽象与概括的能力,要加强哲学的思考。

③新闻调查报道。新闻调查报道是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类别。需要记者通过调查去挖掘,要掌握翔实的材料;在采访中展现调查过程;要客观地报道事实,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要让观众参与思考;要层层展示,步步取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④电视新闻专题访谈。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谈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形式,通常叫电视专访。专访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如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面对面》;也可以在新闻节目中作为一个小栏目播出,如《东方之子》。专题访问的成功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和记者、主持人的提问水平。《面对面》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另有一番见解,原制片人王志曾说“下工夫就在一个‘人’字,如果新闻里没有核心的人物,《面对面》无法生存”。

⑤新闻性谈话节目。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和见解。谈话节目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由主持人、嘉宾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完成的。选择好话题,现场参与谈话的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对节目成功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驾驭整个节目的核心,它对话题的组织、理解的水平和机敏的现场控制能力对节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评论类新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要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于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直接作评论的节目。它有明显的立场、观点,直接反映评论者或电视台的观点、主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它可分为:

电视短评。是在消息报道后,对有评论价值的新闻配上编者按语等,由播音员播念。在新闻杂志节目中,则是以新闻主持人对消息新闻进行简短评说。

评论员评论。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

电视评论。通过单个的事物,揭示其全局、整体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

②电视新闻述评。这是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议论形式。述评性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主持的,在新闻专栏中播出。在节目中,既报道了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先展示记者对问题的调查,让观众弄清事态的来龙去脉,最后集中议论,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

③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2003年央视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采集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此类节目的特点是从“用事实说话”到“借事实说观点”;从“以事实为中心”到“以观点为中心”;从“展现调查的过程”到“展现观点的过程”。

结语

我们看到,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和人的心理需求的多方推动下,电视媒介继续追求能充分调动感官的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结构,还在寻找更有创造力的新闻形态,使新闻的质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电视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一点尤为鲜明地体现在新闻节目上。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又与网络媒介以多种形式接轨,譬如互联网内容直接进入电视节目,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都开辟了网络新闻的板块,将互联网数据、图像和交互过程等直接搬进电视新闻,增加信息源的宽泛和信息综合。譬如将互联网的点击引入电视屏幕,在新闻节目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及时交互,拓宽观众参与的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选择性等。这只是初步的变化,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电视自身的改变,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沟通,相信电视新闻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出现,电视新闻也将会发生新的质变。

参考文献

①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②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③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⑤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⑥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六安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上一篇:湖光山色激发灵感无限 下一篇:电视谈话节目中面对面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