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时间:2022-10-17 02:54:04

浅析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就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其基础性主要不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或者说计算机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任何的学习都是难以完成的。但在近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缺乏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最初只对上机操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且更多地集中在一些游戏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随着社会、学校、家庭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思考的问题。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体会。

1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学生渴望获得知识,探究真理的要求,必须注意教材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注意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和新成果,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针对中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创新,生动活泼;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有效地进行学习。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已经被现代教学经常采用,但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和谐性是圆满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采用何种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适当的表现主题,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主观条件。

3 根据学生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从年龄段上说还是少年和孩子,孩子的特性就是爱玩。对少年儿童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利用他们喜欢嬉戏、玩耍,不受拘束的特点,因势利导,创造一种顺其自然发展教学方法,让他们能高兴学、主动学,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样他们才能用心学,学得好。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提高教学的情趣性。 比如:众所周知打字是比较枯燥的,初中生都比较反感。但我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好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利用网络打字测试软件,让学生在20分钟内比赛打字速度,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领略了打字的乐趣。

4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都是间接知识,但在教学时传授间接知识不能脱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间接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练习实践是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的途径之一。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生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宜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能,增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5教师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要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网页修饰这节内容时,可先展示一个已经修饰好的网页,并让学生与其它班级制作的网页相比较,从而提出任务一:给网页添加背景、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学生可以通过“帮助”、网页制作学习网站等获得操作信息。学生因为已经学过Word文字处理软件,任务一很容易就完成了,于是再展示一个网页进行比较,并提出任务二:给网页添加图片、动画、音乐、水平线等内容。教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在Word中已经学习的方法去操作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个个都带着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网页装扮得五彩缤纷,个性十足。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语文教学三部曲 下一篇:培养农村小学学困生良好作业习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