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口语交际的金钥匙

时间:2022-10-17 02:54:03

给学生一把口语交际的金钥匙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目前,有的孩子因家庭的因素缺乏口语交际的习惯,减弱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一部分学生就成了班级口语交际中的弱势群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安全气氛,激发了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设置具体情境,为弱势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平台;巧用多种策略,提高了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采用多种渠道,拓展了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关键词:口语交际;弱势学生;金钥匙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被6个大人(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宠着。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有什么请求,大人一看就明白。慢慢地,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少,口语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弱。这一部分学生就成了班级口语交际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切实提高班级弱势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和能力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切实提高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营造安全气氛,激发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际气氛支撑,是保证口语交际的前提和基础。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弱势学生对批评的顾虑及角色的心理障碍,获得个性张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心理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这种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拥有这种心理品质,就会敞开心扉,敢说话、敢提问,敢有不同见解。

因此,平时我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弱势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上我常常把赏识的目光投向他们,让他们敢“说”。善于抓住每一次沟通的机会,鼓励弱势学生,倾听他们的每一次发言,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培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在课外,我经常与弱势学生谈心,与弱势学生做心与心的交流,帮助他们排难解疑。

(二)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

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弱势学生在说话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挖苦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几个弱势学生能够有信心来主动表达呢?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所以我经常鼓励其他学生学会与口语弱势学生交往,让他们在沟通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和学会帮助。在我任教的班集体中,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弱势学生的心灵,慢慢地,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越来越强。

二、设置具体情境,提供口语交际平台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此生活是认识的土壤,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生活中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一束鲜花都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好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更能提高弱势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

(一)角色互换,再现情境

如果我们能借助表演、录像等手段再现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已存在的某种现象,还原现实生活,就可以为弱势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情境。如教《学会请求》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现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李春燕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本《古诗诵读》,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的样子。

奶奶正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京戏(配音响效果)。

李春燕看了看奶奶,用双手捂住耳朵继续背诗。过了一会儿,李春燕撅起嘴巴,做出烦躁的样子。

奶奶仍在看电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春燕站起来往电视机走过去,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身走到奶奶身边。

小学生一般会把表演当成真实的事情。此时,我抓住时机,用“李春燕想跟奶奶说什么呢?会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学生带入到“请求”的情境里。此时,学生就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踊跃参加到“怎样向奶奶请求”的学习之中。

(二)角色扮演,真实呈现

我还根据自身生活的逻辑和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程序等实际需要而精心设计出各种生活情境。如教学《买文具》一课,课前我按“情境图”上的内容,准备好练习本、钢笔、水彩笔等文具,再准备一块超级市场的标牌。课堂上,我还仿照“情境图”,用文具和其他物品摆放出超市文具部的样子,同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些背景图,由我和一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买文具的小学生,并进行关于购买文具的对话。这个再现的“交际情境”,给学生学习本课题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在浑然不知它是人为设计的情况下,使真实的现实生活面目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学生信以为真地投入实际。

三、巧用多种策略,提高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一)用课文的语言素材,指导弱势学生把话说完整

课文中的句子不但规范,而且简洁优美,让学生模仿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也是提高弱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一课时,学生观察图画,直观冬天的景物后,让学生看图利用文中的12个词语说一段话。

能用一段话说一件完整的事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的重要表现,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弱势学生抓住季节的几个特征,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借课文的朗读教学,训练弱势学生说话有感情

加强朗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如果受到良好的朗读训练,平时说话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注意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并带有丰富的感彩。

(三)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指导弱势学生把话说生动

1.示范引路。低年级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他们来说,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我们教师可从自己出发,规范交际用语,让低年级学生从入学开始,从说好每一句话开始,接受较为规范的交际训练。当然,也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来担任示范者,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发挥其直观形象和逼真的作用。

2.加强诵读。朗读、背诵名文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把规范的局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训练途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使口头语言表达赋予感彩,易于表情达意。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选择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连贯地说话的技能。

3.及时正音。发音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口语的水平。在教学中,针对全班性的错误读法以及个别同学发音方法不正确要及时进行纠正,杜绝一错再错。并且要创设“无方言”的班级语言环境。要求无论上课、下课、师生沟通、同学交谈都自觉使用普通话。大家都讲普通话,就不会感到别扭,天天都讲就会越讲越流畅。

4.培养个性。学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有时候孩子们的话语可能有些幼稚可笑,但只要他们愿意说,就不要打搅他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口语交际训练更应重视保护和发扬孩子们的这种天性,提倡孩子的个性张扬,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

四、采用多种渠道,拓展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

弱势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一般都是被动的,羞于表达,无法表达,无内容可表达,因此教师在培养其口语交际习惯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给予弱势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

(一)在“单向交流”型口语交际课中,弱势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发言,或者发言情况不理想。教师可以换个角度来训练其口语能力。如在请一个口语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发言前,让学生认真听,发言完毕后先请口语能力好的学生评议,再请弱势学生来评议。

(二)在“双向交流”型口语交际课教学中,教师先与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学生示范,然后进行生生间交流,如说话型口语交际课中的小组组合模型,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再角色轮换,避免使弱势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只当看客、听众的现象。如《问路》这个话题,可以根据“兰兰要去‘白马石刻公园’,可是不知道怎么走,该怎样去问路”的“教学提示”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1)让两名学生尝试问路;(2)讨论尝试问路的情况,大家出主意,说说应该怎样问路;(3)仿照“情境图”模拟再现问路情境――路边的公园,一名小学生,正在向一位散步的老爷爷问路;(4)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和学生合作表演问路(有示范作用);(5)同位或自选对象练习表演问路。

(三)在日常语文课中及日常学校生活中,为弱势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情境,如在语文课中多让弱势学生表达其观点,并对优点进行肯定,或教师让弱势学生代为向同学转达教师的某一通知,鼓励其养成交际习惯。

总之,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个班级在口语交际中总存在一群弱势学生。只要我们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渠道给予弱势学生一把把口语交际的金钥匙,他们就会运用这一把把金钥匙,去打开口语交际的大门。

参与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高林生.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老师,请赞美你的学生吧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维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