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意义述评

时间:2022-10-17 02:52:36

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意义述评

1水利工程建设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而且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是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要认识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久不懈的努力。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强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可见,提升农田水利保障能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我们才能改变“望天收”的落后现状,实现旱涝保收,大幅度提升农田产出率,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2水利工程建设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稳定市场物价,首先要稳定农产品价格。只有加强和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场品增产与提质,才能有效实现保增长、保民生、稳物价。只有切实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才能充分保障农产品的富足供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供给的迫切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农村人力与物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为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有效消除因农产品供应不足而导致的农产品物价波动,为中国市场物价的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3水利工程建设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中华儿女一直在与自然灾害作持续、顽强的斗争,特别是与水旱灾害进行持久而激烈的斗争。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切实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历史上很多的动乱往往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虽然我国的耕地面积在减少,但是我国的灌溉面积在持续增长。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我国农田灌溉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不足问题。人民群众真正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增收,才能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不断改变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现状,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水利工程建设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使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农村稳则社会稳,社会稳则国家稳。我们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前进的步伐。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农业基础打好了,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5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农业命脉。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要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持久抓,抓持久。

作者:潘若飞 关中兴 邢衍丁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务局

上一篇:民政办2013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区经发办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