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时间:2022-10-17 01:29:35

【摘要】目的对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即人工髋关节置换以及内固定等,对于不同年龄段以及不以症状的患者,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有助于患者的恢复。结果成人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尚多,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方法,所以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对活动要求罚高,一般采用内固定治疗,如果是老年患者,多采用半髋置换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成人;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27-02

患者主诉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附近存在压痛感,一般可诊断为股骨颈骨折[1]。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骨质疏松或者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以及严重外伤导致股骨颈断裂而产生。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对于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以及患侧大粗隆升高。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内固定同时植骨、截骨术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是人工髋关节置换以及内固定两种方法。

1人工髋关节置换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功能衰竭,再加上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避免产生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研究,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1.1半髋关节置换对于采用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符合以下标准,其一,患者年龄在75岁以上,属移位型骨折,患者活动量较少;其二,患者自身情况较差,不能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三,属移位性骨折,平时行走速度宜快;其四,患者合并有帕金森病,或存在神志障碍。对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髋臼软骨磨损以及假体中心性脱位。针对此种情况,有学者提出,手术时采用双极型人工股骨头假体从而有利于降低对髋臼的磨损。

1.2全髋关节置换对于55岁至80岁之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所以对于此种手术方式,年龄已不是首要考虑因素了。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综合检查,并进行有效评估,并对患者的预期寿命与生存期活动能力进行估计与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2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分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开放复位内固定,在行内固定术之前,需先行手法复位从而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的存在。内固定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一般有四种。第一种为Smith-Petersen三刃钉内固定,第二种为滑动式内固定,第三种为加压式内固定,最后一种为多针(或钉)内固定。此四种内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

2.1内固定物的选择

2.1.1三翼钉对于三翼钉的使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而对于其疗效,临床上历来颇有争议。三翼钉的抗张抗压强度相对较差[3],对存在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失败率达五成以上。而且在固定的过程中,锤击与大粗隆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对股骨头血供与关节软骨面带来了损伤,所以一部分学者指出此种方法的不适应性,应停止使用三翼钉,但也有学者保留此种手术方法,他们认为,只要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保证技术的准确、到位,三翼钉仍有其利用价值。

2.1.2滑动式内固定滑动式固定原则的提出距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滑动式固定由两个方面组成,即固定钉与套筒。固定钉可在套筒内来回滑动。如果骨折面存在吸收现象,钉会缩短,从而保证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在击入的过程中,股骨头若发生旋转,则对治疗产生不利。固定完成后,也有相关潜在问题的存在,从而构成治疗的不利因素。此种手术方法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再加上晚期股骨头坏死率的居高不下,从而不被临床推崇,但它对于股骨颈基底部以及粗隆部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4]。

2.1.3多钉(针)固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固定针有这样几种,Moore针、Know tes针、Deyerle le针、多枚斯氏针以及克氏针。这些固定针直径较小,钻入后对骨质损伤比较小。根据临床经验,多针固定明显优于单针固定,但进行多针固定时,必须对针的布局加以重视。不同的布局会有不同的刚度,多年临床经验证实倒三角形(针)固定构型刚度较大,且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但其也存在局限性,若发生退针,固定将失效,且针头会穿过关节进入盆腔。

2.1.4加压内固定类在进行加压内固定后,骨折面会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将拉应力抵消,再加上固定钉上存在螺纹,不会轻易松动、游走。此种内固定物也分两种,即单钉类与多钉类。如果是单钉类,固定钉直径偏大,抗旋转能力比较差,常用的有双头加压螺纹钉与带翼加压钉等;而多钉类固定钉直径较小,与单钉类相比,其抗旋转能力较强,常用的有这样几种,Uppsalea螺纹钉、加压螺纹子母钉以及Vonbahr螺纹钉等。

2.1.5肌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肌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一般用于对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根据临床经验,临床效果较好。对于肌蒂骨瓣移植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即股方肌骨瓣与缝匠肌蒂骨瓣移植。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此种手术后,愈合率较高,但此种术式自有其弊端,其手术时间比较长,固定复杂,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与体质较差患者,不应考虑此种治疗方法[5]。

2.1.6其他固定术根据临床经验,以上几点均为常见内固定术,除此之外,钩钉类与镍钛记忆合金螺钉也在临床上有所应用。因钩钉类内固定物头部无螺纹,使用时需提前钻孔。对于此种术式的应用,利于早期负重行走。但过早负重行走会对骨折端的固定造成影响。

上一篇:弹性义齿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3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