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专数困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时间:2022-10-17 01:11:17

幼专数困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摘要:数学的学习逻辑性强,知识结构紧密。加之幼专学生固有的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学习习惯等特殊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巩固和吸收,成为数学学习的学困生简称数困生。本文旨在分析幼专数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探讨幼专数困生的教育对策,以便更好的转化数困生,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数困生;转化;兴趣;习惯

数学对于幼专的学生来说是学习上最大的一件头疼事,因为即使在一般的情况下,幼专的学生文化基础也普遍较差, 反映在数学的学习上就更为明显了。具体来看,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1、数学学习兴趣淡薄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动力。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幼专生数困生由于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的时候,就没有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学习上没有形成成就感,数学也因此而学不好,于是又更加的讨厌学习数学,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使他们对数学是兴趣几尽于零,到哪里去找学习数学的灵感呢,所以学不好数学,似乎也没什么大惊小怪了。

2、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

由于是幼专的学生,主要教育教学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对数学的要求不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学习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数学学好学坏没啥关系,反正将来也没有用,所以也不必要学得太好。

3、数学学习习惯不好

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另一个因素是数困生的学习习惯不良。数学学习不同于文科方面的学习,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善于思考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还能学的很好。但是影响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有许多,如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庭中父母不积极鼓励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父母首先先挖苦孩子“你天生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干脆弃学卖菜去吧,”或“数学学不会,就你这样菜也卖不了”等等,立刻打击了孩子学习数学,战胜数学学习困难的信心;又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师只顾题海战术,不交给孩子解题的方法,导致学生做了许多数学题,累的够呛,再遇到新的数学题仍然不会解,由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耐心;再如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不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敢健康,一遇到难题或自己不会的题首先想到的是放弃,没有一点钻研的精神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学生的家庭因素

一个学生发展到学困生的阶段,除了自身因素以外,重要的还有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中国三字经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家长在孩子年幼时没有注重养成教育,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没有形成坚韧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同时又没有及时发现在孩子进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就会导致孩子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由于我校学生的生源不好,许多学生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或忙于生计,或忙于玩乐,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督促和引导,以致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三、学生的学校因素

我们学校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幼儿园的教师,平时教学活动和校园活动的开展多围绕技能课程和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在导向上对数学的重视和关心就非常缺乏。加之教师的不正确的言论,使学生就产生了不学习数学或不爱学习数学的想法。同时还由于数学学困生肯定是在学习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的学生,某些教师对他们的岐视和不公平的对待,夸大他们身上的缺点,导致学困生没有信心也没途径去转变;还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进行积极探究的兴趣,这些学校因素最终导致了数困生学习困难的加剧。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使这些数困生摆脱学习的困难,建立学习的信心,重新学习好数学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要正确看待、正确评价和公平对待学困生,多把机会留给他们,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学困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了敬畏的心理,甚至从内心排斥、不信任、不接纳他,那么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更会提不起兴致,激发不出热情,更谈不上学习中的合作交流,老师最终也会很失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的形象,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从台上走下来,要与数困生进行平等地交流,要从课堂上走出来,课下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成绩差的真正原因。通过真诚地沟通,消除师生间的情感屏障,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让他们树立对数学教师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其次、要细致了解,对症下药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尽管数困生表现的都是数学的学习困难,但是在转化学困生之前,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数困生学习困难产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转化。如学习方法的困难就要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习惯的困难就得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模式建立新的思考与学习方式……总之,转化的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第三、 要帮助数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给学生一条鱼,虽然能解决眼前没有鱼吃的烦恼,但是不能使学生终生都有鱼吃,若要他终生都有鱼吃,还要交给他们打渔的方法。转化数困生只停留在查漏补缺、改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学学习中还要培养和提高数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由于数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的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总是凌乱的、孤立的储存在头脑中。因而教师要进行注重启发,细心引导的教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并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连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数困生学好数学。

第四、发挥合作的作用,建立数困生互助学习团体

数困生的转化 只依靠教师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幼专的数困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往往不能独立支配和组织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数学学习时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缺乏交流能力。但是即便是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有困难,并不能代表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不好,所以需要为数困生建立一个互学,互助团体。平时要加强对互助团体成员情感的培养,加强相互了解,加强了互助团体成员之间的接触,要让他们知道每位同学的优势和不足,使他们互相了解各自的脾气、习惯,就促进了团体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要让团员们知道在团体中怎样进行互助,教给他们互助具体的方法,最后要使每位成员在互助的团体中分享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互助的乐趣,并进一步增强互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邵卫亮,高俊峰.浅谈对学困生的教育.[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7)。

[2]杨世家.浅谈数学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 .[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29)

[3]谢明出.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

作者简介:

顾媛媛,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擅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

师范院校学困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课题组 顾媛媛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学外法语的兴趣 下一篇:浅论钢琴教学中的“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