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时间:2022-10-17 12:41:54

浅议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摘要: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公路施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其他土木工程先比,公路工程的安全系数虽然是最高的,但时而也会发生安全事故,虽然现今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低的特点,但加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强后勤保障制度等,将预防为主的思想带入到公路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保证公路施工安全的进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安全;公路施工;意识;设施

1 对当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

1.1安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层次很复杂、难度很大、涣散性及其高等是当前我国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大漏洞。而涉及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也先得的过多,导致了程序技术错误现象在施工中频发,同时,施工检测方面和设计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加上安全生产管理之中风险意识薄弱之类的现象都大大提升了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差。目前,违章现象屡屡出现于在公路施工之中,且多出现在农民工身上(未参加上岗培训的他们几乎没有安全意识,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毫无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多表现为下列现象:除了随处可见的随意进出、游走于施工区域,施工操作员没有按照工程规范去操作,统一的“护身衣”―反光标志服未穿之类的违章现象大家都“见怪不怪”了!而那些行人、车辆在施工中无视施工人员劝说和阻止在施工区域自由穿行等现象得到加大了现场事故发生的几率。

1.3没有设置足够的安全标志和设施。在公路的施工中严重存在交通、安全和施工标志的设置不足、不够规范或者可视性差的问题,这在低等级公路的施工中更为严重。施工现场有时可见的断交施工以及路基开挖后形成落差后竟然没有及时设置安全标志等安全防范设施。还有的公路在半幅施工时在行车道和施工车道之间并没有设置有效的分隔带或者分隔带形同虚设。而夜间的施工区域没有摆放安全信号灯这类不正常现象时时在酝酿着事故的隐患。通过检查目前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设施发现:其中较落后的静态的占多数,动态的占很少一部分,落后于时代的普通安全设施占大多数,效果好的电子类安全设施太少。显示方式上以图形显示的设施占多数,效果好的声响类警示设施太少。安全设施的既不足又整体较落后的实际严重影响它应有的对施工施工人员和过往的车辆、路人的警示、提醒、诱导作用的发挥,当然也就很那适应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

1.4建设单位等之间的利益关系较复杂。参加施工建设的单位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之现象在当前的公路建设客观存在,各个参建单位间都有不同的安全方面的认识和实际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现象。这就给统一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影响了协调工作。而一方面,这些单位之间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的深度,安全方面的责任等都有着差异,另一方面多层承包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大大地增加了安全施工管理难度。

1.5施工环境方面的缺陷。施工经常发生的因具体的气象、季节带来的光线和视线的不足给施工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有工地运行车辆的自身技术和性能、行驶的状态、载重的状况以及驾驶员技术、经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不良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公路施工的正常开展,有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公路施工安全工作的要点

2.1相关单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对建设方和施工方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前者要抓好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为搞好协调控制,对安全管理进行协调控制的管理职能和经济手段要充分利用,还要负责好施工安全和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同步监督工作,以充分发挥好旁站监理的作用;后者要主动接受监督,紧盯零事故的目标,严格依照相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施工;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应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有效控制违规进入施工现场行人和车辆以及严肃查处损坏安全标志和设施现象,为安全施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必要的条件。

2.2安全教育要加强。在上岗前,首先要通过现身说法等教育手段对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要通过反复重申、树立标示牌等有效方式宣传好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安全纪律。施工中要通过细致检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过往行人和车辆,要通过宣传戗牌、临时封路公告、交通导向信息等形式做好的施工现场交通安全教育。还可利用宣传车等媒体宣传安全常识。要充分利用安全标语和警示标志在施工口附近把好“入口关”,提醒施工现场及周围的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2.3大力降低现场施工者的劳动强度。一方面,尽管现在施工的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要抓住工地施工重体力活还普遍存在的特点,严格防止因疲劳而引起的事故。另一方面,哪些从事非重体力活的员工安全同样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人在隆隆的机器声中作业,易发生精神疲劳现象。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既要做到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施工水平,也要从爱护员工出发,照顾劳动强度上的差异,尽可能减少过度体力消耗,为安全生产奠定身体条件上的基础。

2.4做好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我们知道:设备维护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事故率,所以,施工单位要保证设备供应的及时,要在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保障,确保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第一,应严格按照施工实际要求购置合格以上的设备,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要做到专款专用。每个设备都要有完整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处理记录。要通过定期检查记录等方式,分析常见事故制定有效措施,做到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确保设备在施工能时时保持良好状态。至于作为施工基础条件的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配置和安全预案的工作更要毫不松懈,以创设良好的安全施工氛围。

2.5行为安全管理要得到加强。安全模式看改善施工人员安全行为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目的,要着力抓好。因为它能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还能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要以提高员工积极参与主动应对能力、提升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为目标,养成他们与安全相关的行为习惯提升施工中整体安全水平。该模式还可以用来推动施工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2.6制定好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事故不会打招呼。早在在施工前施工方就应做本着未雨绸缪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要求围绕每个具体的施工环节,在管理模式上做到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紧紧相扣,做好安全控制工作。为有效去除人员方面的不安全现象和物方面的不安全状态,施工现场应配备具有相应知识和一定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2.7对危险源系统和分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为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因危险源广、杂、散等而难于管理的状况,施工危险源系统应按施工工艺流程建立。为进行有条不紊使得管理,危险源所在的施工环节、危险等级和所辖部门应在系统图上得到体现。作为日常检查管理的重点,要定期检查管理重大危险源。要以班组和监理方为主,对危险性较小,易于控制的危险源进行检查。项日经理部、业主等要做好存在一定危险性,发生事故也可控制的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还要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对各个危险源有效地实施控制。

2.8及时做好安全报告工作。安全周报要如实反映本周公路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安全工作和下周计划;安全月报要做到准确、全面地汇总月度安全工作,重点反映好施工方在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方面的交底以及有关安全事故方面的情况。还要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特种作业人员施工中操作情况作详细说明。

3 结语

作为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这根弦时刻不能松。“安全重于泰山”,事故发生意味着人员的伤亡和则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抓住不同施工项目各异的特点,并结合这些自身特点,做好既要遵守相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又要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工作。做到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高质量搞好施工,以取得经济效益和利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金利.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团[J].企业家天地,2010(11)

[2]郑晓光,高尚军.公路施工项日安全管理探讨[J].中华建设科技,2010(4)

[3]蔡兰生.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团[J].信息系统工程,2011(3)

[4]吴宗之.安全生产技术[M].第三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利社.2011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移动通信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 下一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困境与出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