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职工的编织梦

时间:2022-10-17 12:35:15

一位普通职工的编织梦

刘杰是一师十四团的一名普通退休教师,同时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手工编织巧手,在她的带动下,120多名姐妹学会了手工编织技艺,让自己的闲暇时光过得更加充实。

12月12日,笔者来到刘杰老师的家里做客,不大的客厅里,到处可以看到女主人的作品,小到房间挂饰、板凳坐垫,大到小孩衣物、墙面壁景,各色手工艺品将房间装扮得格外温馨。刘杰老师告诉笔者,这都是自己在闲暇时间做的,其中很多东西都已经送人了。

在刘杰老师的家里我们遇到了她的好朋友王改芳阿姨,阿姨告诉笔者,昨天自己的红枣刚刚卖完就过来了,今年冬天她想给家里人一人织一顶帽子御寒,“她的技术好,在她这里做有啥不会的可以随时请教,我们俩在一块也热闹。”王阿姨一边向刘杰老师请教针织技术一边向笔者介绍说。每年到了冬天,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不少姐妹们带着原料来到家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配色、怎样走针,乐乐呵呵地都挺高兴。

刘杰,今年51岁,是十四团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出生在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她,从小就接受了极浓厚的传统技艺熏陶。“小时候,我奶奶和外婆经常做鞋子、帽子、织毛衣,还搞剪纸、刺绣,她们的手都巧得很,那时候我就对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后来上学工作也一直没落下。”刘杰老师谈起了自己的创作经历。

2010年8月,刘杰作为一师唯一一位手工编织代表,参加了第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新疆职工手工编织技能大赛,在这场竞技大赛上,刘杰以编织速度快、针法细腻精熟、色彩搭配和谐获得了大赛特别奖。正是这次比赛,刘杰老师的双手协调针法崭露头角,赛后,不少同行都向她讨教技艺。

“以往我们搞十字绣都是一针一拉,需要来回翻转十字绣模板,劳动量较大,这也是好多人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后来我想了想,一只手在下、一只手在上,两针一拉,不用来回翻转十字绣模板,人的注意力能够全部集中在花样刺绣上,这样不仅劳动量小了,而且绣出的十字绣也更美观。”刘杰老师一边给我们示范一边解说道。

早在学校教书的时候,细心的刘杰就发现团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太枯燥了,“孩子们一放学就跟放了羊一样,那时候体育设施又不完善,孩子们一放学围着一堆土能玩上半个小时,我就想着能不能丰富一下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说干就干,刘杰向学校请示,开辟学生第二课堂,试着将十字绣等手工编织技术引进课堂,本身教授数学的她,从最简单的几何图案开始,教孩子们全面接触手工编织技艺,如何配色、如何走针、如何设计图案,不少孩子慢慢地可以做出不错的作品,甚至通过十字绣和针织技术来反映身边的生活。“现在,我带的学生最小的也已经上了高中,每到寒暑假,还会有孩子到我家来学习技术,靠这门技术,他们在学校里可都成了小明星。”刘老师面带笑容地说道。

退休之后,刘杰老师也一直没闲下来,继续研究手工编织技术,每天都会在网上查看最新的编织技术,现 在只要看到的花样她都能做得出来,邻居们说刘杰在这方面太痴迷了,在散步的时候手里还织着毛衣。2013年,她把传统毛线勾织和十字绣技艺结合起来,试制女士提包,在2013年的一师阿拉尔市红枣节特色手工艺品交易场上,刘杰老师的针织小包成了抢手货,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女顾客在购买了一个160元的百花包后,说道:“这个包真值,工艺真好,你就是给我1600元我也做不来。”当场,不少女顾客纷纷留下了刘杰老师的电话,要订购些小包。

现在刘杰是十四团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也是手工编织小组的一名教师,每年“冬学”时间,队里的培训活动她次次不落,每次都是随叫随到,用她的话说,能看到这些姐妹们有事可干,自己觉得很高兴,三年时间里,经过刘杰老师的培训,120余名十四团的妇女职工在闲暇时间喜欢上了手工编织,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生活装扮得丰富多彩。

栏目责编:碧溪

上一篇:多元增收迈大步 下一篇:在天地间放飞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