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17 11:27:45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评价和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贫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确诊为贫血患者(设为贫血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网织红细胞参数(RET)对贫血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应用LH-050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患者RET%、LFR%、MFR%、HFR%等指标进行科学的测定,并与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正常者(设为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综合评价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临床类型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贫血组各类型贫血患者RET%、LFR%、MFR%、H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 R5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63-02

贫血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贫血患者检测,可明确其疾病原因,并给予早期治疗,促进患者康复,但是传统的临床检测方法过于落后,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不达标。近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与应用,在贫血检测与诊断中,通过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红细胞参数进行科学的测定,以全面掌握受检者体内的红细胞情况以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测定还可以对网织红细胞参数(RET)相关参数有一个全面的测定,这为临床贫血类型的正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2]。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确诊为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贫血的180例患者,男96例,女84例;年龄22~63岁,平均(44.3±3.9)岁;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白血病34例,溶血性贫血40例,恶性肿瘤3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尿毒症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所有患者符合贫血性疾病诊断标准[3]。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0岁,平均(42.3±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仪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LH050,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检测时采用原装配套试剂,在分析时根据LH-050自动血液分析仪具体的使用标准和规定进行严格的校准和检测[4-7],并且在确认其控制状态后,进行标本测定,测定时主要用的参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对贫血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RET%、LFR%、MFR%、HFR%参数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各组参数测定

贫血组各类型贫血患者RET%、LFR%、MFR%、H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参数对比

贫血组治疗后MFR%、HFR%比治疗前高,差异明显(P

3 讨论

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发育为成熟红细胞过程中胞浆内含有残留RNA的红细胞,可将其作为红细胞产生或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常用其监测或诊断盆血[8-10]。贫血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贫血的评价指标主要是红细胞参数,包括RET%、LFR%、MFR%、HFR%等,但是由于传统的临床检测方法过于落后,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不达标,用作监测实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在计数范围内的底限或高限,其局限性更加突出[11-13]。而近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与应用,在贫血检测与诊断中,通过血液分极仪,对患者红细胞参数进行科学的测定,以全面掌握受检者体内的骨髓红系的造血水平,以便于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14-15],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测定还可以对RET大小以及成熟度相关参数有一个全面的测定,这为临床贫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贫血组各类型贫血患者RET%、LFR%、MFR%、H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网织红细胞计数能真实反映骨髓红系的造血水平,且能够准确、细微地测定和描述患者体内RET的成熟度,以便于对患者的造血功能作出客观评价,这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媛媛,曾凡星,胡扬,等.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49-52.

[2]盛蕾,樊云彩,冯炜权,等.不同项目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特点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6,27(2):1-4.

[3]余寿益,田华琴,陈海生.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06,11(28):10-19.

[4]刘文锋,瞿树林,汤长发,等.“高住低练”对大鼠网织红细胞参数和成熟红细胞参数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78-81.

[5]李丽.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形成过程中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大鼠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0(3):356-359.

[6]丛玉隆,乐家新,王海红,等.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13(10):60.

[7]樊云彩,盛蕾.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14(3):30.

[8]乐家新,丛玉隆,彭文红,等.新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0,11(1):15.

[9]温辉春.不同补铁剂量在预防轻度低出生体重儿缺铁性贫血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37-38.

[10]黄燕婷.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87-188.

[11]王义霞,兰巧云,朱健康.分析中西联合治疗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40-41.

[12]徐建丽,段显琳,江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和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45.

[13]张海业.XE-5000分析仪测定小红细胞率对成人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性能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65-66.

[14]杨兴鸽,马国瑞,鲁学良.地中海贫血患儿群体反应性抗体对脐血CD34+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3-6.

[15]向杏群,胡建玲,肖淑君.清远市重点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及产前诊断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77-178.

(收稿日期:2014-01-05)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 下一篇:麻醉废气过滤器对七氟醚苏醒的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