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海:机制创新战略思想家

时间:2022-10-17 11:14:20

邹德海:机制创新战略思想家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过于重视人本文化,而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淫巧技,因而技术领域进展缓慢,以至于泱泱大国有了丧权辱国的近代史。当前,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已上升为国家意志。有专家指出:必须重视机制创新、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机制创新能为“创新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尽管其效用表现并不直观,但绝非某项技术革新效果所能比拟。江苏省滨海县科技局协理员邹德海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实践科学发展,直面社会热点与难点,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解决机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据了解:邹德海1975年南京农大毕业后,先后从事过技术、技术管理、乡镇和县局机关行政管理等工作,期间还担任过中外合资企业负责人。他好学多知、求真务实,勇于攻关排难,探求管理与发展创新,多次获得省、市、县表彰奖励。先后发表过20多篇管理创新、经济研究和政治学术论文,荣获多项全国管理创新研究和学术成果奖。因效果显著,他被众多媒体关注与报道。

邹氏“双向选择模式”

1988年秋,时任乡长的邹德海召开全乡畜禽防疫工作会议,会议上村、站负责人就防疫费收缴问题各执己见,互相责难,重复着十多年来的交织矛盾与循环怪圈。显然,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条全新的运作机制。苦思冥索中一个闪念突然蹦发出来:与其使他们互相指责,倒不如实行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互相自主选择,这样双方必然由相互责难转变为相互配合。于是,一个兼顾各方权益的双向选择承包方案----“双向选择承包法”由此产生,并于1989年在北坍乡正式实施。

双向选择承包制改变了过去由领导分配任务的传统做法,既充分尊重了服务双方的心理愿望,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站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发向前,互相交流技术与经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局面。由于各村直接选聘技术人员,并参与对技术人员的考核,村组干部和农户交纳保键防疫费的热情明显提高。乡、站领导也从过去摧缴费用、协调矛盾等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当年全乡畜牧业就出现历史最好的势头,成为全县畜牧业生产先进乡。

“双向选择法”的经验总结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江苏省农林厅在全省推广。该经验还为诸多领域和行业管理的“双向选择”提供了范本,起到了先导作用。近年,美国来访使节了解后也推崇尊称为“邹德海模式”。

村级规模改革倡导者

如果说“双向选择法”拉开了邹德海机制创新序幕的话,那么“村级规模改革”则是一个高潮。很多人认为,作为基层行政官员,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足矣,但这并不适用在邹德海身上。

在北坍乡工作期间,他发现农村一种财务运作现象:小村和大村虽然人口相差悬殊,但行政管理费用基本相等、公益事业投资费用也相差不大、而生产管理成本的差异程度也远低于土地面积差异。囿于具体情况,这一思维无法成为现实。

1998年秋,邹德海撰写了《村级规模改革设想》一文,发表在《农业日报》(1999年3月3日)和盐城市科技局网站。文章针对当时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的诸多结构性矛盾,提出对行政村进行区划调整,扩大村的规模,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公益事业投资等成本效应。这是我国第一篇关于调整村级行政规模的理论文章,成为各地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文献。当时业内权威人士坦言: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

果然,当年夏秋季,我国沿海地区就陆续出现了行政村规模的调整浪潮,有些地方还扩展到对小规模乡镇的调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完成村级规模调整,若全国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全部完成,将使原有的行政村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全国村一级仅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公益事业投资每年就节省上百亿元,有力地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农村工作难度。

由于《村级规模改革设想》一文的重大社会价值,该文多次获得全国管理创新等项学术大奖。而后,邹德海又应约撰写了《科学指导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一文,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价值标准上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意见,该文亦获得多次大奖。

勇于创新成果斐

1994年,邹德海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工作思考,发表了《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和《农村多种经营产业的科学发展》一文,提出“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村多种经营产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并对其它产业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2001年6月初邹德海根据对全国工业形势的分析,建议县委政府采用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快速突破的发展方略。即利用独特海域优势,发展化工经济园区。对污染企业实行“集中布局、集中储污、集中治理、集中排放”,并为各地污染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经验。该建议被迅速采纳实施,使全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园区规模已经达到三十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37家,总投资70多亿元,2009年园区实现总销售额72亿元,税收5.2亿元,成为全县经济的引擎。被国家化工部认定为全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化工园区之一。

2000―2001年,邹德海提出要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化问题,为农业技术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奠定基础,得到市主管局肯定并行文推广。

而后,邹德海又撰写《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应对农业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一文,对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民组织化的现状、意义、实现形式、发展依托及实施步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大胆地阐述。

2004年1月邹德海撰写了《借鉴市场规则,改革公务人员管理机制》一文。提出“借鉴需求法则,改革总量编制机制”、“引入竞争规则,改革选择淘汰机制”、“采用系统分离规则,改革执行与监督机制”、“实行法治规则,改革人治化运作机制”等方面的鲜明论述,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

邹德海撰写的“把社区化作为农村基本建设的永恒目标”一文,在《农民日报》(2005年5月7日)和《国际学术交流》(2005.7)杂志上发表。文章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建设现状,提出把社区化作为现阶段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文章对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战略价值作了详尽论述,并就实施条件、规划布局及规模、社区设计、推进措施与实施步骤等提出了可操作意见,为国家制定现阶段农村改革目标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化建设试点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

此外,邹德海还撰写了多篇政治学术文章。目前,邹德海已退休,还坚持自费搞科研。笔者认为这样有作为的专家学者,应充分考量有效利用。相关智囊机构若及时融入这样的专家,实为改革开放事业之大幸,国家振兴之大幸。

上一篇:相关链接――科锐抢滩中国惠州 欧司朗情定马来... 下一篇:林大全:惠民强国铸“替身” 的科技实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