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身后半步远

时间:2022-10-17 10:44:47

闲来没事,带儿子到他大舅家,让他和他的小弟弟一起玩。小弟弟有辆电动车,一踩就会跑的那种,趁着弟弟玩球的空儿,儿子坐了上去,怎么摆弄也开不动,他舅妈说两岁的孩子都能够开动,儿子都三岁了还不会,我有些着急。

我推着车子来到院外,摆开架势要好好把儿子教会。第一步,先把脚踩下去,车子就会跑起来。儿子时踩时不踩,车子时跑时不跑,真把人气坏了,再提高嗓门大声地重复着动作要领。第二步,要学会直走,也就是要控制方向盘向左转向右转。我一会儿跑到车子的左侧喊他向左拐,又一会儿跑到右侧喊他向右拐,儿子是顾了左边顾不了右边,开着车子不是撞墙就是撞树,最后干脆不听我的口令任车子在场子中间打转。我心里真是生气,可又无计可施,只好跟在车子后半步远,保护着他。

没有了我的狂轰滥炸,儿子依然像只没头苍蝇到处乱窜,但缺少了一些手足无措,多了几分自由挥洒。几圈下来,找到了在家开扭扭车的感觉,脚下一踩,左歪向右打轮,右歪向左打轮,我在后边又来了兴致,拍手可劲地鼓励他,受到了鼓舞的儿子,更加如鱼得水、熟络起来。

我觉得还有些纳闷,越教越不会,不怎么教了反而自己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首先,理解孩子学会操作是有个“顿悟”的过程。作为家长,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呢?就是要对孩子的出错做到不厌其烦。孩子出错是情有可原的。拿让儿子学开电动车这件事说吧,它需要手脚的配合、手眼的协调,还有方向感的调控等,哪一个环节配合不当就会出错。孩子正是在一个个错误当中总结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顿悟”,这一过程或长或短,总之,家长要明白孩子出错的意义与顿悟的过程。

其次,要摆正家长所处的位置。还是拿上个例子来说,刚开始我太急于求成了,分寸、方法全乱了。后来为什么不怎么教反而学会了?是因为我摆正了与孩子的位置,调整了与孩子的距离,也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家长要始终扮演引导者、点拨者、监督者、鼓励者的角色。作为引导者与点拨者要教会孩子学开电动车的基本要领,不要采取狂轰滥炸的方式,当孩子出错后再适当提醒,有的放矢。作为监督者与鼓励者也就是要关注孩子学习的全过程,一旦孩子做出正确的操作要及时给予正向的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欣喜,起到强化正确操作的作用。在所饰演这几个角色时,切记不可取代孩子自己的眼与手,为之代劳只会让孩子原地踏步,一定要给足孩子空间,做到精讲精练。

这些规律相对于其他事也可以推而广之。简而言之,就是学会尊重孩子,站在孩子身后半步远。

(河北省唐山市)

上一篇:胆小的壮壮 下一篇:民工老吴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