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塑教育

时间:2022-10-17 09:31:5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塑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成长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和探索。小学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讨厌学习,也自然不会自我教育了。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应进行基于自塑教育的小学生语文教学研究。本文对基于自塑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自塑教育作为自我教育的一种模式,注重探索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自塑教育符合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战略

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的前提就是培养人才,21世纪需要的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自塑教育就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和情操的全面发展,因此自塑教育符合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

(二)自塑教育符合小学生心智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一般年龄在12岁以下,他们对世界很好奇,在学习中慢慢地形成自我认识。自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遵循学生生理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怎么样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进行自我学习,这也就是自塑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自塑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相一致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由传授格式化的知识向塑造人性化的生命转化。自塑教育关注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塑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美好的精神世界。所以,自塑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四)提倡自塑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时期的课改提倡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系统下的自塑教育是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过程,有利于小学生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读”中进行自塑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阅读。阅读分为朗读、默读和背诵。对学生进行自塑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将自塑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制订可行的阅读教学目标,在实现每个目标的过程中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他们怎样阅读,怎样体会文章的情感,慢慢地就会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形成阅读的浓厚兴趣,他们也就会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不同阅读层次的读物,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精神上的自我塑造。

(二)在“写”中进行自塑教育

“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生“写”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写作意识,让学生形成善于表达自我的习惯,抒发自身的情感。小学生一般社会实践活动不多,他们写作的内容相对就会比较单调,老师要善于鼓励,不要轻易去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真善美,他们写的内容就是自身的真实感受。在写中进行自塑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在“听”中进行自塑教育

“听”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经过学生的“听”之后消化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从“听”中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

(四)在“说”中进行自塑教育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说”是最基本的,说的能力强,听、读、写就很容易了。叶老的话说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也阐明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想说、敢说、学说、练说、会说,是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说”的欲望,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构建切实可行的“说”的自塑教育,让小学生在“说”中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以后的交流提供基础。

自塑教育是肖家芸老师首先针对高中教育提出来的,在小学阶段还没完全得以实施,只是很少的学校提倡自塑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学中实施自塑教育,因为小学是人生学习的开始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不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将来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同时小学教育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把儿童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与语文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进行自主学习,会对语文教学本身起到促进作用。

上一篇:对初中说明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怎样打好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