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时间:2022-10-17 09:21:54

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摘 要:近年来是国际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如何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将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在回顾了我国技术引进及其自主创新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技术引进和创新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加强宏观指导和微观规制等方面,为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体制创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 势头。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逐 渐地认识到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 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 竞争不断加剧,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我国产业竞争 力的最大问题。近几年是国际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 整和转移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我们应 把握机遇,加快我国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我国高新技 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知识积累 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相互联系并形成良性循环,完 成从技术引进顺利地向自主发展转变。

2 我国技术引进及其自主创新的历程回顾

技术引进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本国经 济与科学技术,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外国先进科学 技术成果,以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 直接购买和外资直接投资(PDl)等方式来实现技术 的跨越发展。我国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推动可分 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8年)这个阶段,我国以国防 基础工业和重工业工程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引进先 进技术与装备。该阶段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以156 项工程为代表的2000项左右的技术和装备,重点集 中在购买生产成套设备方面,以形成国防工业和基 础工业生产能力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其技术引进 主体是国家,引进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承担。技术引 进主要是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引进,70年 代则主要是从日本等国引进。

第二阶段(1979~1990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 策的实施,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我国与更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间 的技术合作,使得我国技术引进的规模和领域也得 到扩大。据统计,这个期间的技术引进成交总金额约 为30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近以来约30年的148亿 美元增长了204%。该阶段的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 技术引进的领域由单一的生产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与 生活领域并举,除了从国际上引进经济建设所需要 的技术与装备外,还大量引进了以家电为代表的日 用消费品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由单一的成套装备引 进转向技术与装备相结合;引进主体由政府逐步转 向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由中央政府集中统一转向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结合。

第三阶段(1991~现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我国与国际上的技术交往日益频繁,企业逐渐成为 市场竞争的主体,不断加大对技术进口的需求。在能 源、机械电子、邮电交通、轻纺、建材等主要行业引进 技术与技术合作全面展开。该阶段的技术引进的主 要特点:一是技术引进的融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企 业购买技术变为通过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 贷款、出口信贷等渠道筹集资金引进技术,或将技术 贸易与投资相结合;二是引进规模大幅度提高,在9 年时间里,共引进技术3万多项,是建国后头30年引 进数量的15倍多;成交金额达到985.7亿美元,是前 40年成交金额的219%。三是引进方式多样化。除 了传统的购买设备之外,还出现了购买技术、技术许 可、技术服务、合作生产、补偿贸易等多种方式。现在 还出现了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一些新 的方式。四是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引进中的比重越 来越大。五是技术引进主体的多样化,由过去单一的 国家转变为国家和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并存。

3 转型期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 个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发以 来,我国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来提升产 业技术水平与经济实力。特别是通过技术引进带动 了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科技水平,为我 国的科技进步和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 极的推进作用,但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特别是自 主创新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3.1 重引进,轻消化,造成对外技术依存度上升

众所周知,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引 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 短期来看,出于对技术引进的比较利益考虑,我国大 规模的引进技术还是需要一个的过程。因此,妥善处 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将会更好促进 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囿于对自主创新的 不确定性、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国内不少企业只 注重引进技术,忽略自主开发,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 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陷入了“引 进落伍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过度依赖的双重 恶性循环之中。首先,对外技术依存度上升。缺乏核 心技术和知识产权,高端利润被跨国企业分割,使我 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面临着被空心化和边缘化的 危险。据统计,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 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日本则仅为5 %左右。其次,我国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在美国授权的外国人发明专利中,来自中 国大陆的仅占0.2%,而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就占到 6.4%。再者,关键技术自给率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 收率低。在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 有8%以上依赖进口,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 上依赖进口。

3.2企业缺乏创新机制,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体系 还不完善

我国工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企业的自主创新 能力不强,还没有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 体。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 组织机制也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 率低。而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与技术创新密切相 关的营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与外资企 业也有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的科技成果转 化率平均只有15%左右,专利转化率为25%左右, 专利推广率在10%~15%间浮动,而发达国家的科技 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企业改革总体发展滞 后市场发展要求,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和 政策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政策规范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激励约 束机制。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以及产业化活动缺乏有 效协调和合作,难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平衡 现象

改革中国家实行“分灶吃饭”财政政策,地方政 府出于地方利益和政治晋升博弈的考虑,以短期效 益至上的原则致力于招商引资来发展地方经济。但 由于发达国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 备等方面对落后国家实行封锁和限制;同时,地方政 府急切发展地方经济,以所谓“市场换技术”的方式 来引进技术,造成集中在中低水平上地重复引进以 及在地区分布地不平衡。国外公司输出的绝大部分 技术属于二流的,低水平的重复引进不仅严重浪费 有限的资源,而且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技术的 效能。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制造业转移呈现了研 发与制造呈现分离的特点,即把研发环节留在国内, 而把组装、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 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所谓“产业空心 化”现象。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转变,转变过程中产业技术的 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相 关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人才在专业、年龄结构上不够 平衡,在产业、区域分布上不够合理,而且人才外流 现象也比较严重。

4 关于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 政策建议

从世界经济史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必然要经 历一个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逐步建 立起本国的产业发展基础,最终实现经济自主独立 的过程。如何从技术引进顺利地走向自主发展,既要 发挥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又要发挥企业经营管理 的作用。就一个国家而言,自主创新的实现包括两个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企 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来讲,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决定着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国家创新体系 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又起着重要的催生、 促进、保护等基础作用,一个国家要实现自主创新战 略,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对转型中的中国来 讲还需要建立将两者结合的市场环境和保障制度。

4.1 加强宏观指导,完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 机制

当前,我国处在转型时期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技 术基础较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可能有发达国家 和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大的技术创新投入。用科学发 展观指导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集中力量充分发 挥政府在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引导和推动作 用,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要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提升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和自 主创新机制的建设结合起来,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 导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引 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的环境。

4.2 正确处理好引进和创新的关系,是缩小我国与 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关键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是相对应的范畴,自主创 新可以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它是通过知 识积累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相互联系并形成良性 循环而完成的,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与互 补性,两者在推进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有着不可代 替的重要作用。因科技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背景不同, 因此,不同时期、不同产业在技术引进或自主创新上 有不同的重点选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中,我们必须看到,引进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创新。 只有在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创新,才能减少 对技术引进的依赖,迅速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过度 的技术依赖,必然会减弱自主研发能力,进而不断拉 大同先进水平的差距。

4.3 全方位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以企业 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鉴于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现状,走技术引进和自 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创新 体系的执行者是多元的。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 主体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首先,要为 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和健全开放的、法 制化的、平等有序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合理有序的 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使其切实成为技术创新 的主体,通过优惠政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其 次,针对企业生产和科研相互脱节及科技资源配置 不合理的情况,大力推动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 创新的主体。第三,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 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 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 成果不断涌现。此外,还要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 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实 力。

4.4 以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建立国家创新 体系

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 的各类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 采取激励政策,推进创新进程建立政府采购的协调 机制,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手段, 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 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 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国 家创新体系建设包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 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 科学创新体系,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知 识基础,为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创新平 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 基础平台共享体系。建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 法规体系。

上一篇:我国自主创新的内涵及战略意义 下一篇:基于标准管理体系的精益化的绿色制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