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7 08:55:42

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免疫指标、肝脏病理学改变等。结果 有40例(66.66%)患者出现乏力;32例(53.33%)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30例(50%)患者尿色加深、30(50%)例患者纳差;有34例(56.66%)患者出现肝掌;22例(36.66%)患者出现脾大;18例(30%)患者出现腹水;患者的ALT、AST、GLO升高为主,ALP、GGT少许升高,患者的TBIL轻度升高,ALB降低。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仍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研究人员仍需努力寻找诊断指标,并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法。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临床特征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活动性慢性肝炎"[1]。其性别、年龄分布与红斑狼疮相似,且常伴有肝外症状,甚至可见"狼疮"现象,因而推测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2]。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由于免疫、生化等技术不断提高,早期确诊及时给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极大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6±2.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0.6)年;女性42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9.6±1.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0.6)年;60例患者有20例急性肝炎;40例慢性肝炎。

1.2病例选取标准 经诊断具有明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史;明确肝硬化是由免疫性肝炎引起;患者肝脏呈结节状且不平滑,回声显著增强,并伴有门脉增宽或脾脏增大。

1.3诊断方法 对60例患者在入院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记录,肝穿刺组织标本大于1cm,经5%中性甲醛液固定,石蜡包装,连续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CK19染色,光镜观察10个以上的肝小叶,2名资深专业病理专家共同阅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转肽酶等。采用BN-P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包括: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纳差;观察患者的主要体征,体征包括:肝掌、脾大、腹水等;分析生化指标:血清转氨酶(ALT)、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转肽酶(GGT)、球蛋白(GLO)、白蛋白(ALB)等;

2 结果

2.1观察60例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有40例(66.66%)患者出现乏力;32例(53.33%)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30例(50%)患者尿色加深、30(50%)例患者纳差,见表1。

2.2观察60例患者的不同体征,有34例(56.66%)患者出现肝掌;22例(36.66%)患者出现脾大;18例(30%)患者出现腹水。见表2。

2.3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患者的ALT、AST、GLO升高为主,ALP、GGT少许升高,患者的TBIL轻度升高,ALB降低,见表3。

2.4通过免疫学检测,60例患者其中50例患者的IgG高于正常,IgA、IgM未见明显异常。

2.5肝脏病理学改变,60例患者均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术,见图1。

图1 临床表现:慢性活动性肝炎、汇管区发炎、界面炎和浆细胞浸润

60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汇管区炎症和界面炎,并堆积在多个汇管区,汇管区炎细胞中的淋巴细胞为主要炎症,其中有20例(33.33%)患者可见明显浆细胞浸润,炎细胞展开较为细密;有15例(25%)患者可见界面炎向小叶内逐渐扩展,形成汇管区到小叶中心的桥接坏死。小叶炎症显示较多,主要表现特征为点状、片状坏死;有10例(16.66%)严重患者的小叶内融合坏死;有8(13.33%)例患者观察到中央静脉周围组织坏死。7例(11.66%)患者坏死灶清晰可见浆细胞被浸润。

3 讨论

本研究在临床症状、病理方面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特征。发病患者多以女性为主。此病形式多样,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患者以乏力、肝脾大、纳差、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增高、ALB降低,说明患者发病时肝脏合成、新陈代谢功能较差,从而导致肝硬化[4]。

本文60例患者均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呈现不同程度的汇管区炎症和界面炎。与界面炎和浆细胞浸润比较,玫瑰花样结构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有研究报道,部分患者在病理上表现为小叶中央坏死而汇管区炎症反而较轻。由此推测小叶中央坏死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早期临床病理变化。本文研究发现有10例患者出现中央静脉周围组织坏死,但同时伴有汇管区炎症,也表明,小叶中央坏死或许与病情加重有关。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目前仍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研究人员仍需努力寻找诊断指标,并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珊珊,马雄.IgM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免疫学意义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201-205.

[2]王晓霖,陈秀记.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脾梗塞、脑梗塞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5):451-452.

[3]温先勇,林江,李宝林,等.乙型肝炎患者的自身免疫损伤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4):46-49.

[4]卢娟娟,杜国义,张惠琴,等.外周血SOCS-1的表达及与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现象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434-5435.

上一篇: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下一篇: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