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10-17 08:54:01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校体育学科设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体育教师,担负着新课标所赋予的平凡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强化体育观念意识和运动能力观念,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注重教态,树立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容易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教态、言行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标杆形象。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衣着要大方得体,要穿着运动服,服装整洁;要按照体育教材的要求,规范运用专业的体育用语,语言简练、通俗、朴实,以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二、创建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

目前农村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仅仅是队列操、打打球、拔河、跳绳等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方式也比较机械化。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参加体育课锻炼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滋生了厌烦心理。教师要想方设法根据体育设备和器械缺乏的状况,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据体育新课标的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创建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如:分组开展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趣味活动,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尽量多样化。

三、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要引导学生了解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和要求,让他们平时就自觉注意锻炼身体,时刻减少疾病对学习、生活的困扰。体育课堂之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加强自学、自练,教育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这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四、精心组织,用心上好体育课

农村体育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都是在操场上进行的。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好辅助教学。首先,教师的动作讲解要准确、具体、到位,从学生的个人体验角度去讲授动作。在讲解具体动作时,教师要准确进行示范,突出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们容易仿学。当一个动作学起来比较难时,教师可以把一个连贯的动作分解,让学生能够准确看到每一个分步骤的要点。其次,教师讲授要耐心,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第三,教师要对学生抱着负责的态度,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体育锻炼要领,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修养。

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观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上好体育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有效地增强体育课堂的情趣,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纪律观念,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唐河县马振抚乡牛寨小学)

上一篇: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教学思路 下一篇: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