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旅游区定位的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17 08:22:06

基于生态旅游区定位的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鼓浪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厦门经济的腾飞,鼓浪屿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的低层次、无特色,同时鼓浪屿旅游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给出了生态旅游区的定位,提出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的生态一旅游一社会经济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指导实践,以促进鼓浪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定位;鼓浪屿;生态一旅游一社会经济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36—04

引言

鼓浪屿生态风景区是厦门市旅游业的主体组成部分,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得益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支持、多方投入和市场拉动,鼓浪屿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4月被原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保部)批准为“IS014000国家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该标准认证的行政区和国家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鼓浪屿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融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然而,鼓浪屿既是闻名遐迩的部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城区,近年来每年要接待中外游客500万~600万人次,2010年逼近700万人次。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鼓浪屿的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同时,低层次、无特色的旅游活动所引发的建设和环境破坏已经对鼓浪屿原有的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鼓浪屿的旅游潜力目前尚未充分挖掘出来,一般外地旅游者到鼓浪屿仅仅局限于观光游,没有新的吸引游客的项目,也难以引导游客停留。因此,相关部门既要充分挖掘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实现鼓浪屿生态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保护鼓浪屿的生态环境,实现鼓浪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鼓浪屿环境优美,历史和文化氛围浓厚,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钢琴之岛”等美称,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鼓浪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建筑和文化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梳理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就具体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与定位方面

学者侯志强认为鼓浪屿目前的形象定位突出了自然风光而淡化了音乐文化和建筑艺术,基于鼓浪屿旅游资源的特点给出“海岛与音乐”的形象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重塑旅游产品,以期通过品牌效应来提高鼓浪屿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洪建场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对鼓浪屿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将鼓浪屿塑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艺术文化之岛。他认为鼓浪屿旅游规划与建设起点要高、力度要大,着眼于搭起休闲之岛的文化框架,把鼓浪屿打造成一个从景观环境到社会环境相互和谐的、能传承历史文化特质的、文化形态具有多元化与国际性的休闲度假风景区。而品牌定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得目前鼓浪屿品牌塑造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要使鼓浪屿的各种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就要改变鼓浪屿各种资源分割利用和各自为战的局面,而将鼓浪屿生态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对鼓浪屿品牌进行一次再造和提升。

(二)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认为,鼓浪屿在旅游发展大潮中面临着发展风景旅游与保护人居环境的矛盾冲突。鼓浪屿本身面积狭小,同时旅游开发又对岛屿的居住环境和景观造成冲击,使得原有的居住舒适度相对减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鼓浪屿的旅游吸引力。当前,要实现鼓浪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生态旅游,这些是由鼓浪屿景区本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资源特点所决定的。因而为了实现鼓浪屿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在旅游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学者林明水则对鼓浪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景区;二是明确风景区定位,深度开发;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杜绝污染;四是管理者注重与居民沟通,提升满意度。

(三)其他方面

学者游文昌指出近年来鼓浪屿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基本上是在原有的老景点内增加内容,然后提高门票价格,从而增加旅游收入,认为鼓浪屿原有的一些优势已经失去或是正在削弱,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迫在眉睫。余露等人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构建风景旅游承载力,进一步促进鼓浪屿风景旅游吸引力和承载力的提升。黄荣鑫。等人探讨了以人力三轮车代替电瓶车游鼓浪屿的可行性。叶清研究了鼓浪屿风景地貌的成因及其开发前景。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单方面来看待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虽然有学者关注鼓浪屿的品牌建设与定位分析,但都只是从某种角度来阐释鼓浪屿的文化性质,尽管一些学者提出要整合提升鼓浪屿品牌,最终却也未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有的学者关注鼓浪屿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只是止于战略构想,难以形成一个完备体系。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旅游及绿色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时尚。而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因此,将鼓浪屿定位为生态旅游区,既能弥补目前鼓浪屿定位的不足,又能给出鼓浪屿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明确路径,可以使鼓浪屿以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生态旅游区定位与建设和发展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区定位与建设的关系

1.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在建设生态旅游区时首先必须保证旅游规划的标准化,坚持先规划、后开发、重管理的思想,使旅游规划与国家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同时,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必须具有个性化色彩,必须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特性、景观吸引力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针对当地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评估,强调创新,形成与众不同的规划开发思想,建设个性鲜明、形象独特的生态旅游区。

2.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生态旅游的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因此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必须符合国际规范。在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服务接待设施以及设计旅游线路等过程中要注意与国际规范相接轨,提升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质量。同时,生态旅游区建设还要突出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进而努力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保持其特色,提高生态旅游区的市场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

(二)生态旅游区定位与发展的关系

通过生态旅游区定位,发展鼓浪屿生态旅游和相关旅游活动,将会直接拉动当地GDP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满足生态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鼓浪屿生态旅游区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提倡亲近自然、观赏自然、体验自然、以自然为友,能够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愿望。

2.调整旅游产品的层次与结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观念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旅游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人本化和独特化,生态旅游就是为适应人们旅游需求变化的新趋势而创造的新型旅游产品,所以生态旅游区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促进现有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层次的提升。

3.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是一个管理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各利益相关主体均受到规则的限制。从管理的层面看,生态旅游区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与统一,进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模式尚不成熟,但是可以通过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旅游区,营造新的旅游产品形象,形成旅游市场的新亮点,起模范带头作用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模型构建

把鼓浪屿定位为生态旅游区能够有效地保护鼓浪屿的人居环境和旅游资源,同时又能促进鼓浪屿旅游业以可持续发展进入到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分析基于生态旅游区定位的鼓浪屿建设与发展,可以构建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的生态一旅游一社会经济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系统,即生态系统、旅游系统和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两个要素,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中产生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旅游吸引物,因而是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同时,它也是生态旅游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灵魂。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类。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区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往往会对生态旅游资源起到一定的映衬和烘托作用,进而丰富生态旅游区的观赏氛围,形成并增强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和辐射力,因而它是重要的物质条件。

旅游系统主要由客源市场、旅游企业和旅游社区构成,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中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客源市场是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外在驱动力,所以客源市场的规模和购买力是衡量生态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生态旅游区对旅游开发公司和游客中心的管理人员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他们一方面要熟悉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生态旅游区资源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意识。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就区域生态旅游而言,保护当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是确保开发活动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因而要遵循“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要让当地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受益人,从而自觉成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经济主体。

社会系统主要提供的是政策保障和可进入性,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中产生社会效益。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需要保护生态旅游区内的资源与环境,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生态旅游区内的管理人员主观努力、道德规范与管理手段尚不能奏效。因此,生态旅游区内的资源与环境的有效管理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政策,同时,还需要经济杠杆进行合理的引导,兼用制裁经营者、惩罚社区居民、教育旅游者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以确保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任何生态旅游区都必须具有良好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引导游客方便进入。

四、对策研究

(一)生态系统

1.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鼓浪屿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且以观光产品为主,旅游者基本上只会留下“一块石头(日光岩)、一个园子(菽庄花园)”的印象,导致其附加值和重游率低下,只能靠扩大游客数量来增加旅游收入,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要从鼓浪屿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上去挖掘、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成观光型、体验型和参与型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以吸引生态旅游者。

2.生态环境——加强保护。鼓浪屿是中国第一家通过SIO标准认证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在实施ISO14001标准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园林绿化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已经初有成效,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除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外,还应尽快建立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监测生态旅游活动对鼓浪屿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开展鼓浪屿生态旅游区内环境和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进行环境保护的知识与理念普及也很有必要。

(二)旅游系统

1.客源市场——积极培育。基于生态旅游区定位的鼓浪屿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厦门为中心城市,考虑到厦门地处东南亚国际旅游圈,也同时处于我国华南旅游圈,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为鼓浪屿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不断吸引国外游客参与旅游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本地客源市场的培育与完善。

2.旅游企业——体制创新。鼓浪屿风景区的旅游企业面临着资金匮乏、项目开发能力低、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以及旅游区居民的利益与开发矛盾等问题,因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体制创新,通过与企业合作解决资金问题;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提高开发能力;接受政府管理,由政府监督来指导企业保护生态等,同时,还要对旅游企业建立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以促使旅游企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3.旅游社区——积极参与。鼓浪屿集景区和居民区为一体,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但是目前当地居民参与度不够,导致鼓浪屿的旅游文化氛围相对薄弱。例如,当地居民的钢琴文化意识不足,就会使得“钢琴之岛”名不副实。因而,政府可以对岛上导游进行相关的旅游培训与指导,为其提供规范的就业途径和渠道。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当地居民有文化宣传意识,正确地参与构建满足旅游需求的服务项目,使其在获得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文化素质,从而保护鼓浪屿生态旅游区的环境。

(三)社会系统

1.政策保障——力求完善。厦门市历来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海滨旅游的发展。同时将厦门定位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海滨旅游目的地,这些政策倾斜都有利于鼓浪屿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另外,还应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鼓浪屿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以保证鼓浪屿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可进人性——弱化负面影响。从地理交通来看,一方面,厦门的陆路交通不便,铁路运输网络薄弱,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接待能力,同时,公路运输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航空运输,交通制约着陆路旅游者的大规模进入;另一方面,进入鼓浪屿的唯一途径就是轮渡,厦门和鼓浪屿相对落后的交通网络是由一些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形势不易改变,所以只能通过景区建设,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来弱化可进人性对于鼓浪屿旅游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生态旅游在近30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初见成效,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将保持其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然而,为了适应国际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潮流,寻找鼓浪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模式,从生态旅游区定位的研究视角,试图发现鼓浪屿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通过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的生态一旅游一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的系统模型的运行,力图实现鼓浪屿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进而促进鼓浪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市场预测及其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0CGL03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瑞琛,黄义雄,厦门鼓浪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J].台湾海峡,2001,20(3):390—395.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下一篇: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尖缺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