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近期概观

时间:2022-10-17 08:01:52

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近期概观

在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和CEPA全面实施的推动下,2006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继续保持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势头。内地对香港出口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两地投资平稳增长;与澳门的货物贸易连创新高,服务贸易步入稳步发展期,投资与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也进展顺利。展望未来,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经济、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仍将具有持续增长的动力。

一、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概况、特点及趋势

(一) 两地贸易往来态势良好

1.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香港对内地进出口总额为23491.6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3.9%,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46.42%。其中,自内地进口11929.52亿港元,增长13.7%,占香港进口总额的45.89%;对内地出口402.68亿港元,减少9.8%,占香港出口总值的29.93%。内地仍然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2.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内地对港出口持续增长,自港进口增速减缓。据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61.7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6%。其中内地对港出口1553.85亿美元,增长24.8%,自港进口107.87亿美元,减少11.8%,贸易顺差为1445.98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对港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及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9.44%及16.03%(见图1与图2)。内地自港进口增速减缓主要在于内地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以及宏观调控后投资需求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港进口需求的减少。同时,香港制造业大量外迁,货物出口能力日渐萎缩。

3.内地对港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内地对香港出口的前三大类商品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光学医疗仪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47%、21.78%及12.39%,分别占内地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额的16.60%、12.65%及29.64%。占内地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为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所占比重约为52.56%。

4.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自港进口有所减少。内地自香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分别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以及塑料橡胶及制品。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7.67%、1.40%,塑料橡胶及制品增长了3.72%,分别占内地同类产品自外进口总额的1.39%、7.12%及2.90%。

5.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持续增长。2006年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香港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2006年,自香港转口到内地的商品货值为11159.41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5.29%;内地自香港转口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货值为14612.92亿港元,增长11.3%。其中,经香港转口的前五项产品主要为: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办公室仪器和自动资料处理器,衣物及衣物配件,纺纱、布料及有关制品。内地自香港转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内地自香港转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中国台湾、欧盟、韩国、美国等。

(二)两地投资平稳增长

1.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2006年,内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15496个,较上年增长4.5%;实际使用港资金额202.3亿美元,增长12.7%,分别占内地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实际使用金额的37.34%及32.10%,均较上年有所增加,香港继续为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实际使用港资金额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北京市。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数达269555个,实际使用港资2797.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67%及40.82%。

2.香港是内地境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截至2006年底,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内地在港设立非金融类企业2700多家,投资存量400亿美元,占内地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的57%。内地对港投资行业包括金融、保险、地产、建筑、航空、物流、仓储、餐饮、电子、电讯、商业百货等。相对而言,香港传统服务性行业,如餐饮、零售、旅游等吸引内地投资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其成本较高,经营难度较大。

3.香港成为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平台。近年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迅速增多,2006年,共有39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内地企业市值已占香港市值总量的50%。截至2006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367家,市值6.71万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总值的50%,市场集资总额达3687亿港元。其中,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增势迅猛,2001年,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只有37家,到2006年年底已达到172家。

(三)经济合作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06年,内地在香港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数共计1083份,较上年增长了9.5%,完成营业额19.73亿美元,下降了48.1%,年底在港劳务人数24649人,增长12.47%。

(四)CEPA实施取得良好绩效

2006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特区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三,根据该协议,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对香港在法律、会展等9个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基础上进一步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CEPA对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对输往内地的香港原产地产品全面实施“零关税”。根据CEPA补充协议二,从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所有原产于香港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截至2006年底,香港有关机构共签发香港原产地证书19033张,货物离岸价总值为67.7亿港元,涉及货品类别包括:食品、化学产品、药品、塑料及塑胶制品、纸品及印刷品、纺织及成衣制品、电机及电子产品、首饰及贵金属、金属制品、钟表、玩具等。其中,获得原产地证书最多的产品类别为纺织及成衣制品及药物护理用品。2006年,内地进口香港零关税货物货值4.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9%,免征关税3.2亿元人民币,增长54.2%,分别占累计总数的51%和52%。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香港货物总值8.7亿美元,税款优惠6.2亿人民币。

2.运输及物流服务业是吸引港商最多的行业。CEPA降低了香港服务提供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截至2006底,香港有关部门核发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申请1697份,涵盖领域包括法律服务、建筑专业服务、医疗及牙医服务、房地产服务、广告服务、运输及物流服务、分销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19个项目,其中对运输服务及物流服务业申请最为踊跃,共核发证明书1007份,占核发总数的59.4%,其次为分销服务及广告服务,显示内地的生产业对港商的吸引力较大。

3.金融业合作不断深化。自2004年2月内地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截止到2006年底,几乎所有在港从事银行零售业务的银行均已开办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4项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香港共有38家银行开办了个人人民币业务,在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共计226亿元人民币。2006年1月起,内地又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两地的金融业合作深度及广度皆不断扩大。此外,香港银行赴内地进行业务也较为普遍,截至2006年6月,香港银行已在内地开设了50家分行,28家支行,分别占全部外资银行在内地开设分行、支行的27%和54%。

4.开放“个人游”对香港经济贡献显著。根据CEPA安排,2006年,内地又开放了6个城市赴港个人游。截止2006年底,已允许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福建等六个省市自治区共44个内地城市居民以“个人游”身份赴香港旅游,覆盖人口超过2亿。这一举措使香港的旅游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2006年内地赴港“个人游”旅客超过660万人次,占同期内地旅客的49.1%。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赴港“个人游”旅客达1708万人次。以人均消费5000港元计算,仅此一项就为香港增加了854亿港元的收入。由此带动酒店、餐饮、运输等行业的景气畅旺。

5.专业人员资格互认进展顺利。在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达成了鼓励双方专业人员资格互认的协议。截至2006年底,两地在建筑、证券、会计、法律等领域资格互认取得了进展,具体包括:产业测量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规划师的资格互认,允许香港居民报考内地保险中介人资格考试以及会计领域专业科目互免等。截止到2006年底,两地在建筑业共有1400多人实现了资格互认。

(五)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趋势

1.在积极影响下趋向良好。世界经济与中国内地经济持续增长及CEPA的深化实施,都将对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及影响,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内地自香港进口的下降速度将有所回落。新增的37种产品已于2006年7月1日起享受零关税待遇,享受CEPA零关税优惠的香港原产货物由2004年的273种增加到1448种(2007年税号),其中包括水产、食品及调味料、化工产品、塑胶及橡胶产品,以及机械及电机产品。享受零关税前,这些产品的关税税率为4%到21%之间,享受零关税待遇后,这些产品对内地出口相应增多。加之对人民币仍存一定升值预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内地自港进口的下降幅度有所减缓。

二是两地金融业合作将进一步发展。目前,内地已基本放开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内地金融机构以试点方式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以及正在积极研究香港进口商以人民币与内地直接进行贸易等。2007年,两地在金融业领域的合作还会继续加强。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材,随着赴内地执业的香港证券、保险专业人员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内地金融业的发展。

三是香港对内地服务行业投资将有所增加。近期内地对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环保政策及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政策调整的综合效应可能会对港商投资内地制造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CEPA 补充协议三,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在法律、会展等9个领域在原有承诺开放基础上,将进一步对港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其中四项属于放宽股权限制,两项属于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九项属于放宽地域、经营范围和自然人流动的条件等,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必然会激发港商对内地服务业投资的增加。

四是香港与内地次区域经济合作会有更多成果。“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包括香港、澳门及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与贵州九个省市区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CEPA实施后,泛珠三角区域整合成为粤港澳三地的共识,兴建港珠澳大桥、扩大粤港经济合作腹地等粤港澳合作项目的逐步落实,使粤港澳合作的地域和产业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2007年,香港将会继续利用其本身在金融服务、旅游、物流、贸易及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促使香港与泛珠三角成员及内地其他省市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实现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中也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内地经营环境的变化,将促使港商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内地市场的继续开放,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意味着港资企业原先拥有的优惠待遇将逐渐减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及国企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内地民营企业的日渐壮大,将使港商在内地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方位的挑战。此外,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将促使港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强竞争力。

二是港商对加工贸易领域投资会逐渐减少。2006年内地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加工贸易的政策措施,这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香港投资商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港商将受到退税率降低的影响而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一些加工贸易的厂商可能会因为政策调整及禁止类商品的增加,而面临停产或转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港商来内地投资加工贸易预计会有所下降。

三是CEPA的配套措施还有待完善。目前CEPA对服务业的开放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各行业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如CEPA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提供相关的服务,但并未规定香港公司开设分公司的时间及最低注册资本、申请手续如何办理等,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EPA可以取得的最大效应。

综合以上分析,在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内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香港经济持续活跃的支持下,两地经贸合作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2007年全年内地对港进出口额将增长20%左右。全年吸收港商投资实际金额约增长10%左右。

二、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状况、特点及前景展望

2006年,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出现新进展,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货物贸易增长显著

1.货物贸易高速增长。2006年,内地与澳门进出口总额为24.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64%。其中,内地向澳门出口21.81亿美元,增长36.17%,占内地出口总额的0.23%;内地从澳门进口2.57亿美元,减少2.9%,占内地进口总额的0.03%。内地对澳门贸易顺差为19.25亿美元,增长43.9%。

2.进出口商品种类较为单一,纺织品仍是贸易的主导产品。纺织品是内地对澳门进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06年,内地对澳门出口纺织品约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占内地对澳门出口总额的37.7%;内地从澳门进口纺织品约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占内地从澳门进口总额的57.4%。

(二)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自2004年CEPA框架下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活动开展以来,内地与澳门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主要的客源市场,旅游双向交流成效明显。

1.内地赴澳门旅游稳步增长。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资料显示,2006年,澳门入境旅客共计219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内地游客11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52%,占澳门入境旅客总数的51.9%。以个人游方式进入澳门的内地游客为579.4万人次,占内地赴澳门游客总数的48.3%,增长8.7%。

2.航空货运发展较快。航空运输方面,2006年,由澳门国际机场发往内地的货运流量为13176公吨,比上年增长8.3%,占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总流出量的14.8%;来自内地的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流量为583公吨,仅次于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占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总流入量的2.4%。转口方面,2006年,经由澳门国际机场转口的货物中,内地与澳门的转口货物最多,达到55711公吨,增长7.6%,占澳门国际机场转口货物总量的51.9%。

(三)双边投资进展顺利

澳门对内地投资项目稳步增长。2006年,内地吸收澳门直接投资项目868个,比上年增长22.77%,实际使用澳资6亿美元,增长0.41%。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吸收澳门直接投资项目数10697个,实际使用澳资69.4亿美元。

内地对澳门投资进展较快。内地是澳门重要的投资伙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数据显示,若按股东居住地划分,2006年,新组成公司的资本额中来自内地的为0.98亿澳门元,占新组成公司资本总额的17.6%。在新组成的3110家公司中,由单一国家/地区股东所组成的新公司共2507家,其中内地194家。澳门与其他国家/地区股东联合所组成的新公司数目共470家,其中以澳门与内地股东的组合最多,有212家,占比为45.11%。单纯由澳门以外国家/地区股东联合组成的新公司数目共133家,其中香港与内地24家,占比为18.05%。

(四)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状况良好

内地企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澳门承包工程市场,目前在澳注册的承包工程企业有10余家,承揽项目涉及机场、桥梁、道路、港口、疏浚及电力等领域。2006年,内地在澳门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数共计2398项,合同金额2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5亿美元,12月底在澳人数38065人。截至2006年底,内地在澳门实际完成营业额67.6亿美元。随着澳门赌场、酒店的不断建设,未来几年,澳门的工程量还将继续增长,这也将促进内地在澳门开展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等业务。

(五)2006年CEPA实施进展概况

2006年6月26日,内地与澳门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三,进一步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澳门开放,并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双方在CEPA框架下的合作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内地对原产澳门的商品全面实施零关税

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产澳门的货物都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进入内地。截至2006年底,澳门经济局共收到350份要求享受零关税产品待遇申请,已发出323张“零关税原产地证书”。2006年,内地进口澳门享受零关税货物货值11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免征关税12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进口澳门享受零关税待遇货物总值232万美元,免除关税额240万元人民币。自CEPA开始生效至2006年5月31日,澳门经济局共发出了217张“零关税原产地证书”。

2.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

服务贸易领域方面,2006年6月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三中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在法律、建筑、会展、视听、分销、旅游、运输和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基础上,又采取了放宽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准入门槛,放宽地域、经营范围和自然人流动的条件等14项具体的开放措施。截止2006年底,澳门经济局已经发出292张“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主要涉及货物、运输、仓储、物流、电信、广告、零售、法律、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等。

个体工商户与旅游方面,截至2006年底,内地注册澳门个体工商户共261户,从业人员638人;内地累计赴澳旅客达1525万人次。

金融领域,澳门银行已开始全面办理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目前,在澳门22家符合开办人民币业务资格的银行中,共有16家银行与清算行签订了清算协议,其中14家已开办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等几家较大的银行。截至2006年10月底,澳门人民币存款总额共计5.7亿元。

3.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

CEPA协议签署之初,双方同意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商品检验、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安全、卫生检疫、认证认可及标准化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等7个领域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2006年6月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三中规定,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为支持和配合澳门产业结构向适度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原有的产业合作领域中增加会展业合作;同时为推动内地与澳门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定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

(七)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1.两地经贸合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内地与澳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CEPA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全方位的开展,带动了澳门经济的全面增长。展望未来,随着CEPA的不断深入实施,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内地市场扩大开放为两地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推动内地与澳门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继续实施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支持澳门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2006年6月26日,两地签署CEPA补充协议三,进一步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澳门开放,并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2006年6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上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的几点意见。这些开放政策、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两地经贸交流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其次,内地与澳门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两地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期,澳门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16.6%,进出口增长达11.6%。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区域经济合作效应的影响,2007年澳门经济还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2006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长10.7%,创下11年的新高,外贸也保持了23.8%的较快增速。内地与澳门经济与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为两地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两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在2007年得到更快的发展。

再者,澳门特区政府正在实施的经济政策将为两地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活力。2007年澳门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多元化政策,全面配合旅游休闲暨会议展览这一核心产业的有序转型,有目标、有策略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催生符合澳门实际的市场发展模式,同时还将兴建包括连接澳门半岛与仔的新路,增加填海地,兴建轻便铁路及扩建机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等在内的多项大型工程,这些都将给内地与澳门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活力。

2.两地经贸交流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是CEPA配套实施细则尚待完善。自2003年CEPA签署以来,内地与澳门政府陆续签署了三个补充协议,但是同服务业相关的一些相关配套措施及实施细则仍有待完善。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和相关细则对CEPA具体运作的规范,可能影响CEPA实施效果的充分发挥。

二是澳门对内地出口结构需要调整。2006年内地与澳门的货物贸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30.64%的高速增长。但是,两地贸易规模较小,2006年为24.38亿美元,仅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9%。由于澳门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竞争力较弱,导致澳门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显示双方尤其是澳门在优化商品贸易结构,拓展优势互补商品等方面亟待做出调整。

三是旅游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在“个人游”政策的带动下,内地赴澳门旅游的游客增长迅速,2006年内地赴澳门游客达1198.6万人次。内地游客数量的迅速增加,拉动了澳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澳门旅游业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澳门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人口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数据,2006年第4季度澳门就业人口中,初中及其以下教育程度占57.8%、具有高中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仅有24.4%及17.7%。其次是旅游配套设施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内地游客需求。休闲、度假、购物条件不足,导致旅客住宿率偏低,CEPA的扩散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环境持续向好的形势下,随着CEPA不断深入实施,其积极效应将日益彰显。内地与澳门在经济、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仍将具有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上一篇:绩效评价与绩效改进 下一篇:FDI对环境福利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