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探索

时间:2022-10-17 07:58:50

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探索

[摘 要]本文通过对篮球意识感念和特点的阐述,找出当前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篮球技战术意识的特点,对高校篮球教学的意识培养从理论上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篮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104-02

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技战术,具有明确目的方向性,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运动的规律性。篮球运动不仅仅是目前社会非常流行的体育运动,也是大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高等学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各项目的开展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现在不仅有了全国大学生篮球职业联赛,各个学校也时常组织校级联赛,特别是每年都举行的迎新联赛。然而,对于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比如传球、运球、投篮等,学生通过认真学习、刻苦练习后,都能较好地掌握;但到了战术学习阶段,明显的感觉技术应用出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战术掌握较难,这就需要涉及篮球意识培养方面的诸多因素。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篮球战术教学的重点。目前,在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基本技术的教学,战术学习较少,甚至不讲解篮球战术,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更无从谈起,这不利学生篮球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就大学体育教学中战术意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大学篮球教学。

1 篮球意识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活动时,遵循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对在篮球比赛中发生的客观情况做出应答反应,它是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也是通过大脑积极的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它是在篮球实践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有规律性。即从感觉到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过程。反映在心理学上,就是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过程。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通过及时思维活动采取相应的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运用身体和技战术的配合,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己长,制约对手。这种应变动力是由意识和技术动作组成的。

1.2 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学习、掌握与运用,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通过学习后,大学生要想正确地运用技、战术,发挥自己的篮球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目的明确,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教师在讲授基本动作的同时,可以渗入一些基本动作,例如在比赛中应用的内容。

(2)自我行动的合理性。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后,合理的运用技战术能力有很多方面:包括个人技战术、集体战术、局部配合、整体配合等。学生在做动作时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技战术,相互配合,不要出现“一带到底”行为;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3)全队配合的集体性。篮球运动是团队协作的运动项目之一,集体性很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合理的组织战术进攻的配合,充分发挥学生整体的协作的精神,在课堂组织教学比赛时,每一个场上的队员都必须胸怀全局,通力合作,把个人技战术的发挥努力融入到集体协同配合之中,圆满实现集体战术配合。

2 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篮球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篮球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当前,在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中学阶段,由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升学的压力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他们有的只是凭兴趣爱好在进行打篮球,更不能称之为篮球运动了,没有科学性、系统性。在进入大学后,很多高校校对于选项课的学生也只是重视基本技术的讲授,忽视了理论上的教学,很多老师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体育院系的学生身上,无暇顾及选项课的学生,这是导致他们对篮球意识的认识和理解明显不足的原因之一。

2.2 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很多老师偏重于对篮球技术与技能教学,而缺乏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培养的大学生在篮球比赛或课余篮球活动中,往往表现出单打独斗、战术意识缺乏和整体配合意识不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在大学生心目中更是难以体现篮球运动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综合运用各项技战术意识,篮球技战术意识的运用也是篮球运动灵魂的体现。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训练和比赛的积累。而大学生时期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是在目前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及比赛中,往往是忽视了篮球意识的培养,只是一味的强调技术和比赛的结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造成个人的技术不错,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为时已晚了。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及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

2.3 预见性差,目的不明确

在篮球比赛教学过程中,有些持球学生视野不够开阔,没有观察同伴的位置及跑动,一味地自己带球突破,视野范围极其狭窄;还有些学生不知道跑位,只是在场上随持球队员球瞎跑,造成空位的现象比比皆是,球无法得到很好的转移,攻防双方都处于一片混战状态。由于目的不明确,无法把握好的机会,逐渐挫伤了同伴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整队的士气,不能很好的发挥全队的技战术。

3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篮球意识的措施

3.1 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篮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大学生篮球理论知识,使他们逐渐加强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除了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要鼓励他们养成喜爱阅读与观看有关篮球运动的书刊资料、比赛录像的好习惯;在课后积极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高水平的篮球比赛。通过观看高水平比赛录像来总结胜利或失败经验,研究相应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篮球意识。

3.2 增强实战应变能力

学生在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在练习传球、接传球等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二过一的配合练习,培养最基本的配合意识。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对抗中合理应用冲撞方法,积极抢夺球,包括投篮等,培养主动要球意识;在进行行进间传球与配合教学与练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有意识的规定一些较为复杂的传跑路线,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全局、正确判断的能力。不论在训练还是在比赛中,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快攻“二打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当防守者封盖能力强时,应用运球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当处同伴上篮得分;当防守者防守能力较差或已多次犯规,可强攻上篮,造成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阵严整时,不应贸然进攻,如果结合讲解与分析,能大大提高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和兴趣

3.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技战术的发挥,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支撑,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才能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实现篮球意识的培养。另外,有些队员篮球战术意识差主要是由心理障碍造成的。比如,有的队员到了一个新的集体里,却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放松了篮球训练,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影响了技术的提高,便由此产生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使他们心理失去平衡,不能正确估计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自暴自弃,训练积极性处在压抑状态,在训练效果上形成恶性循环。还有的队员训练很刻苦,但成绩总不够理想,究其原因,这些队员多注意机械能力的锻炼,但理解能力较低,掌握动作、运用动作上缺乏灵活性,他们往往偏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忽视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习能力上的失调,使训练成绩难以提高。此时,就要求教练、队员认真找出原因,分析是哪种心理障影响了训练,并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排除,久而久之,这些队员才能跨入优秀运动员行列。

3.4 通过各种比赛培养篮球意识

在学生掌握一定技术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参加较多的比赛来巩固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篮球意识培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比赛时间外,还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些正规的大型比赛,例如,校级篮球联赛、班级联赛等,从比赛中增强篮球意识。赛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学生在比赛时出现的问题,并尽快帮助学生解决。同时,让学生观摩校运动队或者其他优秀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分析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不断提高篮球意识。

4 结 论

我们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要做到重视篮球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比赛对提高学生的意识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靠教师正确的教授、学生不断的实践才能得以提高和完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篮球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谢泽新.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永芬(1973—),女,云南德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上一篇:传统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下一篇:“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