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17 07:51:10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严格按科学的诊疗方法进行,治愈出院(临床表现消失,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正常)60例,1例因年龄大且合并有冠心病,来院时已昏迷,治疗4天后死亡,另1例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起病急,致死率高,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5-0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起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患者被漏诊[1-2]。其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易继发感染、休克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23 ~69岁,平均48岁。病程5小时~12天,平均住院时间15.2天。62例均经CT检查确诊: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6例,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16例,本组病例多由以下诱因引起:有胆结石32例,暴饮暴食、饮酒、高脂饮食12例,其他18例。62例患者均以上腹痛就诊,多为突然发作,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

1.2 诊断依据: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及重要脏器衰竭的临床症状表现。②胰腺B超及CT检查影像学有改变。③血及尿淀粉酶升高。

1.3 治疗方法:本组62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全部患者均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早期胃管注入清胰汤,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同时应用抑制胰酶药物(甲磺酸加贝脂、善得定、生长抑素等药物)以减少胰液分泌,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等治疗。定期查血象、血尿淀粉酶、B超和CT。

2 结果

治愈出院(临床表现消失,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正常)60例,1例因年龄大且合并有冠心病,来院时已昏迷,治疗4天后死亡,另1例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受自身消化酶作用,致使胰腺出现水肿、出血和坏死等病理改变。通常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两种。是一种凶险的全身性消耗性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多种消化酶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患者处于一种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出现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易发生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器官功能受损、感染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目前公认的胆道结石、酒精和暴饮暴食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三大原因。它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为中青年男性,因大量的酒精刺激可使胃酸、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胰液分泌增多,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增高而发生急性胰腺炎。

依据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变现如下:①腹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②恶性、呕吐。多数病人起病即伴恶心、呕吐,有时颇频繁。呕吐后腹痛无缓解;③发热。轻型急性胰腺炎可有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4天。重症胰腺炎发热较高,且持续不退,常呈弛张高热。④低血压及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低血压或休克。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极少数患者休克可突然产生,甚至猝死;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重症胰腺炎常有明显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轻型患者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如何正确诊断、鉴别急性胰腺炎对其治疗、预后均相当重要,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由于胰腺腺泡的严重破坏,淀粉酶的生成减少,血、尿中的淀粉酶值反而不高,容易延误诊断,故临床上要高度警惕。故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①本病常急起发病、病情速度发展快,有部分化验检查需一定时间才有结果,故在高度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尽早使用抑制胰酶活性和胰酶抑制剂药物,否则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②对于老年患者,腹痛症状可不典型,疼痛相对较轻,定位不准,甚至无腹痛,容易误断,故临床上要警惕。③在发病初期要及时进行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但受急性胰腺炎时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急性胰腺炎常不能做出准确判断。故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标准影像学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尤其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检出率在98%以上,必要时行增强CT或动态增强CT检查来显示急性胰腺炎的演变过程[3-4],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总之,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起病急,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2-534

[2] 李建芳. 急性胰腺炎诊治体会[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01(8): 88-89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S].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4] 师仰勇.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3(6): 675

上一篇:浅谈膝关节镜手术的配合与体会 下一篇:143颗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