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点滴思考

时间:2022-10-17 07:50:42

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点滴思考

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站,高中美术作为高中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审美教育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在广大美术教师间从未停止过,涌现出许多的好方法和好措施,下面就把自己在工作中对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对美术鉴赏意义的理解

现阶段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内容涵盖非常广,包括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多种美术形式。特别是湘教版高中美术教材,选编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时代感。做好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在不断深化的素质教育中,在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欣赏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

用,对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美术欣赏可以调节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有着繁重的学习压力,精力都集中在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对于美术课,学生和家长都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科目,因此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忽视的态度,对于美术课教学不予理睬。同时由于美术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也是一门非考试科目,所以学生养成了一种忽视此科目的习惯,没有多少人重视美术课的学习,只有一些想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努力学习,其他人则不考虑该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现阶段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形式分析

现阶段,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一般包括:解说式、问答式、讨论式、实践式、自由式。所谓解说,就是由教师对教材中涉及的欣赏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等与美术作品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和解释,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问答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主要形式,教师就着教材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给予回答;讨论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探索和交流,教师给予点拨和辅导;实践是学生动手的过程,根据自己欣赏后的体会和技能,创作一幅作品;自由式是利用一切课内外的资源进行自由和自发的欣赏形式。

四、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是评价教师的镜子。因此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要提高和丰富自身的美术理论修养,特别是人文意识和素养,更是一名美术教师必备的内在修养。只有自身的美术修养高深,才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升美术欣赏的品味。

2.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意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比如,在《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以古埃及的图片资料加上语言的讲解,让学生的思绪和教材内容一起,回到远古时代的埃及,那时的法老、那时的狮身人面像,让学生在老师的解说中,在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思想和灵魂深处的美学意识渐渐萌生,审美意识渐渐加强。学生观看壁画的图像资料时,体会着古埃及法老等贵族阶层的生活和娱乐,欣赏壁画中头部侧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侧面的艺术特点,感受这样做法的时代原因。再引导学生欣赏雕塑作品,史上最美的两具雕塑《涅菲尔蒂往后像》《米洛斯大佛落地特》,让学生感受世界上的多种艺术形式,多种文化因素,体会美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特别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更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图像资料加上优美的音乐,那种优美意境,尤其适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例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一课的教学,本课是通过对梵高作品的欣赏,了解艺术家的一生建树,通过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加深对作者作品的理解。课前,我把在网络上搜集到的关于梵高的相关资料制作成视频课件,生平、作品、艺术风格等内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同时把梵高的著名画作特写,让学生细致观察,体会大师的功底,近距离地和大师进行思想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大师、感受作品。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一生的美学意识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高中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欣赏教学,必须从老师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外的社会资源进行美术欣赏的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为日后的美术学习和美术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上一篇:对有教无类语文教育均衡育人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