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给“幼小衔接辅导热”降温

时间:2022-10-17 07:43:51

让理性给“幼小衔接辅导热”降温

今年小学招生考试期间,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出现了12节课收费1.1万元的天价“幼小衔接班”。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的被曝光后的1.1万元天价“幼小衔接班”已经蒸发,但南京、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在小学开学之前确实都出现了幼小衔接的培训热潮。

幼小衔接培训热潮背后隐藏着家长怎样的心态,这样的培训是否科学合理,家长又该如何理性对待孩子幼升小这件事情呢?

当下,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存在许多误区,诸如提前入学、盲目追求名校、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学科知识的考试甚至是选拔性考试。其中,入学前的衔接辅导班热尤其突出,这样的辅导班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诸如“学前语、数、外”、“头脑奥林匹克”、“右脑开发”、“儿童学习潜能开发班”等;其二是以学科课程的教学为主,如要求孩子在大班毕业时掌握100个汉字,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网友曾经爆料某城市重点小学入学辅导班的考试题令人瞠目结舌,如“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有1到9九个数,请问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1、3、7、8;5、9;2、4、6,三类呢?”、“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整:1、2、3、4、6()、12”。面对这样一种幼小衔接问题上的乱象,家长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呢?

端正教育理念

家长要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即什么是学前教育,怎样的学前教育是有价值的教育。家长还要认识到孩子童年的独特价值并要珍惜孩子的童年,要反对和抵制“小学化”,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在保教结合的前提下培育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重视丰富孩子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了解孩子前后变化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确实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生活节奏看:幼儿园在作息制度上相对宽松灵活,小学的作息要求很严格,做事不能拖拉,不能迟到;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温馨而有童趣,小学的教室只有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从学习内容看: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孩子要写作业要考试要参与学业的竞争;从师生关系看: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得多,小学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上。因此,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要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家长必须了解这种变化,要掌握孩子在学前教育告一段落准备进入小学的时候,身心发展应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正常情况下,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后,大多数孩子都能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做好接受小学教育的准备。

生活习惯的形成: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必须具备适应小学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这是保证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条件之一。家长应当帮助孩子积累一些有关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灾知识,形成基本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家长要教育孩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学会过马路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和老师父母联系。

能够专心做事:即便环境不是特别安静,孩子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看书或听别人说话;孩子能够有节制地观看电视节目或使用网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培养孩子注意的品质,如: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房间和学习活动的区域、坚持每天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看书或做手工。

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父母在家庭中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能够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尝试让他们说出所看过的书籍的主要内容,鼓励孩子对看过的书说出自己的想法。

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定势: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对学校、教师、学习活动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定势,要给孩子输入有关学校、教师、学习活动的正确信息,不要灌输学校是“牢狱”、老师是“凶神”、学习是“苦役”的错误信息。有的父母会说“你不听话是吗,我让老师收拾你!”、“赶紧过几天好日子吧,等上小学了就没好日子过了”,这些说法都对孩子形成学校生活的正确认知有负面影响;要帮助孩子体验与学校、教师、学习活动相关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孩子让他们把学校、教师、学习活动与愉快、安全、满足等情绪相连接;要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有期待和向往,对学习活动产生配合、趋向的行为。

人际和社会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在家庭中,父母首先要信任、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前提。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应该发展出比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能够和同伴、老师沟通,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能积极表达并坚持自己的想法,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在人际交往中能合作能分工,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能遵守人际交往和社会的规则。

幼小衔接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能拔苗助长、对幼小衔接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相信父母们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一定能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度过幼小的过渡期。

(周密 青海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小学教研室主任,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青海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袁采:教子为人处世之道 下一篇:帮孩子度过幼儿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