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

时间:2022-10-17 06:52:23

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

【摘要】“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给能源与经济带来巨大变革,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典型代表,煤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将低碳经济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的目标融入平衡计分卡的各个层面,对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创新四个层面的指标进行完善,从而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煤炭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 平衡计分卡 煤炭企业 经营者绩效

一、低碳经济与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十二五”是我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时期,低碳经济模式下要求煤炭企业重新认识其战略经营业绩目标,并根据其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方式,重新设置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的目标除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还包括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成本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经营者业绩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企业业绩并不代表经营者的业绩,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是企业业绩和环境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可控因素应当予以考核,对于不可控因素应当视情况予以剔除。例如,宏观环境变化、市场随机因素等应该在业绩评价时予以剔除,因为这不是企业经营者自身努力的结果,不能用来衡量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应以企业业绩为基础,根据卡普兰教授的平衡计分卡思想,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创新四个层面进行,剔除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中企业经营者不可控的因素,同时增加一些与经营者息息相关并且是经营者可以控制的因素指标,从而对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进行完善,选出关键的战略指标对经营者绩效进行全面考核。

三、构建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积分卡通过建立一套综合了财务和非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经营者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兼顾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业绩。平衡计分卡既要实现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衡量环境绩效的指标既涉及财务指标又涉及非财务指标,在实际应用时,可以考虑将这些指标分别应用于相关的某个层面。

(1)财务方面。财务目标是一切平衡计分卡方面目标与量度的交集,平衡计分卡选择的每一个量度终极目标都是改善财务绩效。在经营效率方面考虑的指标与传统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指标一致,这些指标设计所考虑的因素都是企业经营者可以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涉及到增长的利润、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涉及到成本减少和生产率提高的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成本降低率等指标;涉及到资产利用率的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在传统的经营效率指标的基础上增加衡量节能减排效率的指标,主要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经济效益增加值、CDM项目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率等指标。其中温室气体减排经济效益增加值是把井下抽采的多余的瓦斯当作商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形成矿区的循环经济,变废为宝。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项目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则列入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简言之,就是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换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环境成本率是考量环境成本(复垦费、搬迁费、新址征地费、青苗补偿费等)占总成本的比例。其中温室气体减排经济效益增加值等于利用的瓦斯量和当期燃气的市场价格的乘积,环境成本率为环境成本占企业经营总成本的百分比。

(2)顾客层面。我国煤炭需求主要来自电力、建材、冶金、化工四大行业,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的80%以上。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在顾客方面的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交货时间、客户忠诚度、吸引新顾客能力、市场份额等,本文顾客价值从产品及服务的特征、客户关系和形象声誉三个维度来考察。

产品及服务的特征。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主要包括质量、价格、时间和功能四个方面。对于煤炭企业,质量是经营者可控的指标,衡量的指标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等。水分指煤炭的含水量,会影响煤炭的燃烧度。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煤炭变质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硫分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各行业对于煤炭的质量需求是不一样的,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相应质量的煤炭产品。低碳经济下节能减排目标要求,更多的使用燃用低挥发成分的无烟煤,即灰分低、水分低、硫分低的煤。

煤炭行业属于特殊行业,电煤是有国家统一限价的,其余部分的市场属于竞争市场,价格是不可控的,只能通过降低成本获得利益。但是在价格方面可以考虑经营者的议价能力,因此在价格方面主要考虑的指标为价格增长幅度较同行业增长幅度的差额。

对于企业来说,交货的及时率与产品的质量一样的重要,同时时间也是经营者的可控因素,煤炭行业的运输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性,需要考虑运输周期。因此在时间上涉及的评价指标包括及时交货率、运输周期、订单周期等。及时交货率是及时交货的订单数占总订单数的比例;运输周期可以分地域进行指标的设定,例如以某矿区为圆心,以2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划分一定的指标;订单周期是指从开采到运输完毕所需的时间。

客户关系。低碳要求下,对煤炭流程进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成本提高,在高成本的情况下如何留住顾客是客户关系维系的重点,经营者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尤为重要。煤炭企业经营者通过服务渠道可以给予客户更多的关怀,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发挥口碑作用,使企业客户群体日益壮大。

低碳要求下在客户关系上的指标与传统的企业业绩平衡计分卡的主要指标基本一致,包括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取得率、顾客投诉率、退货率和客户盈利率等。上述指标均为可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应加入衡量经营者客户关系参与程度的指标,例如售后回访的次数和经营者出席协商谈判的次数等。

形象声誉。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吸引客户购买产品的无形因素,对于煤炭企业其目标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履行,安全事故的减少,周边居民对矿区的满意,危机公关的能力以及经营者的人格魅力。具体指标包括取得第三方认证数量、安全事故下降比率、危机公关的成功次数、厂矿区环境改善面积、社会活动参加次数。

(3)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流程方面的绩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其努力程度,外部不可控因素对内部流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上述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也适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进行评价。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衡量煤炭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包括创新过程、生产经营过程和环保三个方面。

创新过程的衡量指标。创新的投入是经营者可控的因素,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在清洁能源的开发上投入更多,煤炭行业本身是高碳的行业,要实现低碳的目标,就要在减少污染上下功夫,在创新方面应主要关注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开采过程中的节能技术等因素。衡量该过程的指标包括:吨煤污染物处理技术研发费、吨煤采煤技术研发费、吨煤煤炭利用技术研发费。

生产过程的衡量指标。生产过程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要落实到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机器设备利用率、吨煤生产周期效率(MEC)等指标体现。其中生产能力利用率为已生产的煤炭总产量占企业可以生产的煤炭总产量百分比;机器设备利用率为以使用的机器设备占企业总的机器设备数量的百分;设备完好率为完好设备总数占全部生产设备总量的百分比;吨煤MCE为吨煤生产时间占吨煤经营周转时间的百分比。

环保方面的衡量指标。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考虑环保指标,煤炭资源的安全清洁开采是通过技术创新、安全生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的:安全生产指标。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以领导重视、经费投入、科技创新为保障,因此,我们可以用吨煤设备改造费、人均安全经费投资的指标衡量企业安全性程度;减量化指标。减量化包括物料投入的减量化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物料投入的减量化的指标包括万元产值新鲜水耗和万元产值电量消耗量,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指标主要包括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和万元产值固废排放量;再利用指标。再利用的目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再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应包括:土地复垦率、采区回采率;资源化指标。资源化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因此,资源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矿井水利用率(%)、抽采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4)学习与创新层面。在衡量企业学习与创新绩效时,主要着重考察企业的学习与培训。传统的企业业绩平衡计分卡主要从员工的能力、信息系统能力和员工积极性三个方设立指标,低碳经济的新要求下,在学习与创新层面考核煤炭企业经营者可以从经营者的知识水平、经营者沟通能力、经营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程度四个维度来考察。

经营者的知识水平。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完成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需要经营者具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增添动力。衡量经营者知识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经营者环保教育成本率、经营者环保教育时间、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等。

经营者的沟通能力。煤炭行业作为涉及公众利益的特殊行业,时常受到媒体的关注,煤炭企业的经营者是否有与企业外部达成协议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评价煤炭企业经营者的沟通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环保事故发生率、环保事故赔偿金额、保事故诉讼率和环保优惠成本率,其中环保优惠成本率是指通过环保优惠节省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经营者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经营者必备的能力,在低碳经济下,主要是看经营者能否将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厂、矿、部门和员工,提高基层的节能减排意识,从而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包括员工环保教育成本率、员工环保教育时间、环保新技术成本率和环保科研人员比率。

四、结论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环境问题,如何实现低碳经济是全球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行业,肩负着重要的节能减排任务。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煤炭企业经营者绩效的评价要以企业经营业绩为基础,剔除其中经营者不可控的因素,同时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中都加入与节能减排有关的衡量指标,使得在低碳经济下对煤炭企业经营者的评价更加全面,有助于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荣莉.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构建[J].经济纵横,2010,(10).

[2]牛克洪.谈我国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煤炭经济研究,2010,(8).

[3]郭春明.可持续平衡计分卡与生态效益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5).

[4]谭艳华.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上一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财务指标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