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无警觉猝死

时间:2022-10-17 06:38:01

【摘要】目的了解无警觉猝死的特点。方法我院近5年院外猝死例回顾分析。结果猝死前猝死是唯一出现的临床表现。结论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防止隐患,自我认识。

【关键词】无警觉;猝死;结构异常;功能异常

无警觉猝死来的突然,病死率高,了解本病特点对减少或尽量避免猝死的发生,增进健康长寿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将我院近5年院外的例猝死者亲属陈述的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20~93岁。既往患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4例,老年性痴呆、2型糖尿病、癫痫、“健康”各1例。猝死前诱因:情绪激动5例,过度劳累4例,饮酒刺激,无明显诱因各2例,进食误入气管1例。猝死原因:心源性(SCD)11例,抢救无效3例[1]。

12方法以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 h内未能预期的、非创伤性的、非自杀性的突然死亡者为猝死。选择猝死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猝死前猝死是唯一出现的临床表现[2]。

3讨论

通过对老年人心电图检查发现30%有室性早搏,与X线片上显示的心脏增大和肺部充血有显著关系,说明猝死的发生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即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如本组既往患有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4例,老年性痴呆、2型糖尿病、癫痫、“健康”各1例。仅是典型疾病给予重视,非典型疾病尚未重视。在应激情况下,不稳定状态的结构是可以逆转的。丧失机会就意味着死亡。据研究在一小时内猝死的80%~90%为(SCD),其中85%为冠心病所致。老年人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近年来中青年猝死的比例有所增长。其次为非心源性猝死,包括脑出血、呼吸道窒息、肺拴塞、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等。其诱发因素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及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情绪激动较为突出,如在丧偶、丧子、离婚、事业等突发事件中,或在晨练、下棋、看电视、交谈开会、会餐等活动中情绪过度紧张或心理不平衡,失去理智的兴奋或争吵。对“健康”者或病情稳定者,下床活动,用力排便,洗澡,上楼,饱餐或寒冷,体力劳动,过量吸烟饮酒等因素,都会增加心肌缺血和儿茶酚胺释放。其中用力排便是猝死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容易便秘,大便后心率可增加35次/min左右,血压增高,从而增加心肌氧耗和动脉管壁压力,引起心脑血管病变发作或猝死发生[3]。猝死的75%死于医院外,40%死于发病后15 min内,30%死于发病15 min~2 h,有人统计218例院外猝死抢救,急救车在30 min内能到达现场占674%,及时复苏成功4例,为此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31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老年心率变异性在心脏自然老化、生理功能下降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SCD)较多有关。青年较老年猝死抢救及时复苏成功率高。

32防治慢性疾病。在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已经一种或多种血液黏滞因素升高。给予抗凝剂,活血化瘀中药或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预防或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的缓解各种慢性疾病的演变。对睡眠时周期性打鼾,夜间呼吸暂停,白天睡意过多,夜间易醒,醒后呼吸困难持续一分钟以上,应考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积极治疗患悬雍垂,扁桃体,侧咽壁及患涉重大肥厚等阻碍上呼吸道通气有关的慢性疾病。

33认识自我。特别是“A”型行为人(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对倾向),和有冠心病、大脑老化者,情绪易激动,稍有点刺激或不快,即“火冒三丈高”或胡思乱想而失眠,导致血压增高活心律失常,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或猝死。前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是心脑血管疾病再发或中风后咽反应迟钝,已造成吞咽不协调,引起呼吸道窒息性猝死。情感性失调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将一直延续到90岁以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不仅可以缩短情感失调的时间,而且可以健康长寿[4]。

参考文献

[1]李蓟龙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中国医刊,1999,34(12):22.

[2]谢英洪照光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2(11):675.

[3]叶平睡眠时的心肺异常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9(2):89.

[4]邓明昱高龄者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4:181.

上一篇:28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