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雨污分流设计与改造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17 05:39:20

旧城区雨污分流设计与改造问题的探讨

摘要:雨污分流改造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根本途径,实行雨污分流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对旧城区雨污分流设计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项目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各个改造环节的设计要点,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打下基础。

关键词:雨污分流,技术措施,改造

Abstract: the rain the sewerage is to improve the reform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basic way, carry out the sewerage rain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old quarter rain the sewerage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 be noticed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key points of each link, for rain the sewerage improvement project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the rain the sewerage,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for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城市广场、停车场等越来越多,绿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不能满足雨水的入渗、蒸发,使降水中的80%到90%变成了径流,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纷纷投入巨款对旧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雨污分流改造,希望有效地减少旧城区污水的直接排放,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建设效果。但旧城区具有建筑物陈旧,内街巷道狭窄,地下管线密集,人口密度高等特点,所以对旧城区原有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不仅工程量巨大,涉及的原有建筑繁多,工程投资费用高,而且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繁多,对勘察设计单位、建设管理单位、现场监理单位和现场施工单位等相协作单位有着极高要求,工程实施难度非常大。

对旧城区实现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根据当地污染源的特性及排水现况的特点,逐渐过渡,分步骤、分片区循序推进,不断缩小合流制区域的范围,达到整个区域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

一、雨污分流改造的设计要点

(1)对改造区域地形、建筑物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分析,对比后确定雨污分流的形式。

(2)小区污水系统必须新建封闭式的污水管道。

(3)小区雨水系统包括地面雨水(道路、广场、绿化用地等)和建筑物屋面雨水的收集排放系统。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排放是社区雨污分流工作的重点:结合社区整治、建筑物立面整饰工作的同时,尽可能新建建筑物屋面雨水立管,最大程度的将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并排放到室外雨水管。

(4)对已实施雨污分流区域内的雨、污排水管道进行排查,把出现混接的节点进行改造,杜绝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5)在对小区雨污分流设计的同时要统筹考虑上下游雨、污水管道的负荷与其合理衔接,确保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而不影响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安全。

(6)根据河涌流域进行分片安排,争取短期内在受纳雨水的河涌得到有效改造。

(7)在老城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有合流管,将其改造为污水管,新建一套雨水管。同时应尽量减少“扰民”,并提出旧屋的保护措施。

(8)对现有的污水管道进行闭水、声纳、CCTV 检测等检查,对与河涌连通或破损的污水管道进行改造以确保污水管道的密闭性。

(9)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例如雨水收集系统、透水砖等,减少雨水汇入排水管网,减轻雨水管建设的压力,并开展试点工作。

(10)排水体制改造面临大量的开挖和新敷设管道,应适当地采用新型管材,提高系统性能和降低造价。

(11)解决雨水盖板沟的耐压、防盗、防蚊、防臭、防垃圾等问题。

(12)新建的雨水管道应尽量利用地形,做到就近分散排放,管道浅置。

(13)新建排水管道需同时处理好与现状管线、规划管线的关系。

二、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需注意的问题

1、对原有管线系统进行详细准确的摸查,是进行雨污分流设计的基本要求,雨污分流改造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对改造范围内所有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采取对原有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措施。在开展原有管线摸查工作时,应根据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特点注意以下问题:

⑴ 雨污分流改造针对的是建筑物内部及室外原有排水系统,在进行原有排水系统摸查工作时,应增加对立管的位置、排水类别等现场测量和摸查鉴别工作。

⑵ 根据旧城区管线错综复杂,地下空间有限的特点,为了保证设计图纸具有可实施性,避免因不明管线情况造成挖断原有管线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按拟改造或新建的排水管渠走向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带状的原有管线综合探测摸查。

2、旧城区原有建筑物散水明沟的改造

对存在“阳台雨水立管与天面立管同用一根排水立管”问题的建筑物进行排水立管改造是雨污分流改造的一个重要措施,但对建筑物原有散水明沟的改造通常被忽略。首先,对原有散水明沟用石屑进行填埋压实,设置具有一定排水坡度的散水坡面和设置一定数量的雨水进水井,以代替散水明沟的收集和排放雨水功能,解决排水不畅现象。其次,通过加设埋地出户横管的方式,把排入合散水明沟的原有立管逐一对应接入附近的雨污水井。埋地出户横管采用实壁型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

3、旧城区的内街窄巷雨污分流改造

内街窄巷的排水系统改造一直是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建筑物高度密集,巷道狭窄,机械无法施展,排水系统极不完善,地下管线分布杂乱和无序。其主要改造形式如下:

⑴ 对于建筑极其密集、巷道极其狭窄,地下构筑物(化粪池)较多的地段,应因地制宜,在保持原有的排水系统基础上进行改善排水条件,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疏通和清淤,尽可能恢复其排水能力。

⑵ 对于房前屋后道路较宽,但不宜埋设排水管渠的,采取设置弧形雨水散水坡面和新建污水横管等改造措施,既可做到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又可减少新建管井的埋深,尽量避免管坑开挖对原有建筑物的扰动,方便施工作业。

4、不同排水界面的接驳处理

雨污分流项目通常是以片区的形式来划分改造范围,总体呈点状分布。另外,雨污分流改造区域内难免会出现有些单位或个人拒绝进行分流改造施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上游(或下游)没有同时实现雨污分流,结果依然有部分是合流的。因此,新建雨(污)水系统与周边原有排水系统的界面排水接驳处理也是一个应妥善处理的问题,主要处理措施详见下表。

5、原有构筑物的修复

⑴ 宅间道路的路面修复

旧城区的原有道路多数是人车混行,路幅较窄(以2~6m 的道路为主),路面结构基本上是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坑洼不平,路面烂板较多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新建管井施工对道路的不利影响,须在管井基坑填平压实后,对受到破坏的道路进行修复,以恢复道路的平整性和行车平稳性。

⑵ 道路以外的原有构筑物修复

对于受新建管井施工影响的原有台阶、花基、挡土墙、围墙、化粪池等构筑物均应在排水管井施工完毕后在原位置进行修复,修复标高、线路和结构等宜按原构筑物标准。

三、雨污分流项目管理工作指引

(1)对于规划分流制排水的城区,必须按雨污分流制设计,建设系统部门按照分流制的原则进行审批、验收和运营。

(2)建设管理部门在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道路大中修时,对于具备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条件的地区,要把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3)加强小区管道与市政管道连接的管理。现状小区管道与市政管道的混接的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加强管理,实行验收交接,层层落实,确保不产生新的错接混接。

(4)加强排水系统的竣工验收管理。针对许多规划建设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地区,但实际并未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强竣工验收工作的管理,确保实际工程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

(5)完善排水许可证制度。对于新建的小区、企业,实行排水许可制,满足排水条件的,由市政管理部门颁发排水许可证。

(6)推广新材料,加强防盗管理。推广使用复合材料拍门、防盗井盖,并加强管理。

四、结语

由于旧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勘察、排水、结构、道路、景观等方面的勘察设计专业,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从设计到实施,从决策层到工程技术人员,都应统一认识,自始至终认真落实,并且紧密结合现场情况,做好雨污分流工作。有效地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现状,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味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B 50015-2003(2009 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2] 梁君才.浅谈城市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J].城市建设,2010

[3]王竞,栾德昌.城市雨水系统管理与发展的研究[J].科技.2010.(16).

关永锋

上一篇:浅谈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工作原理\ 接地要求... 下一篇:研究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