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乡镇卫生院20年来不了一个大专生

时间:2022-10-17 05:06:36

贫困的乡镇卫生院20年来不了一个大专生

人才缺乏是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批一批技术骨干离去,使得一些乡镇卫生院徒有其表,甚至成了只能卖药的药房。

在河北沽源县白土窑乡卫生院,院长张振刚说,全院在岗医生原来11人,现在只剩5人了,那6个人留也留不住。河北省尚义县卫生局局长庞义说,现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多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赤脚医生、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正经医科大学毕业的一个也不来,来了也留不住。

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段惠军告诉记者,20年前,他到河北省一个贫困县一家中心卫生院时,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院长一人,20年后再到那里,发现医疗条件几乎一点没有改善,而且连一个大专毕业生也没有了。他说,一些乡镇卫生院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人才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医生专业水平也呈下降趋势。

段惠军认为,我国并不缺乏医疗人才,但是许多医科毕业生不愿到乡村去。河北一些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宁可在城市作医药代表、甚至干与医疗无关的活,也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去工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实,究其原因不外是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太低、待遇太差。

沽源县共有20个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平均不到300元。沽源县卫生局局长张文清说,工资如此之低,根本留不住懂技术的人,现在乡卫生院最多的也超不过7个人。医护人员没有经费,得不到技术培训,病人又少,所以技术提高很慢,医疗水平很低,和村里的个体大夫差不了多少。这个县白土窑乡卫生院院长张振刚说,目前他们院在岗人员的工资只能发60%,养家都难,怎么说也不能怪那些走了的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做过一个调查,在他走访的一个县里,全县乡级卫生院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只有一个,占总数的0.4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7.8%,业务技术水平好的不足5%,大中专学历的卫生人员每月工资只有210元,加上病员少,业务收入低,所以医院留不住有水平的人,也无法吸引大学毕业生补充进来。

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问题,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段惠军建议吸收日本建立“自治医科大学”的经验。他说,在日本,同样存在医生不愿到农村去的情况,于是日本政府建立了“自治医科大学”,招收分数稍低、家境困难的学子,上学期间一切费用全免,但入学时即签订10年至15年到某农村服务的协议,服务期满后才可以流动,但是,服务期间擅离岗位,就是犯罪,会受到惩罚。

上一篇:记载家庭变化瞬间 下一篇:给贫困卫生院输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