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为何如此霸道

时间:2022-10-17 03:22:59

洋奶粉为何如此霸道

洋奶粉说涨就涨,究其原因,不外乎三条: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仍未消退,消费者对其安全、品质存在信任危机;国内乳业标准降低,大企业窝里斗,恶性竞争;洋品牌奶粉多年经营,已经在我国婴幼儿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数据显示,目前,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65%,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更高达90%。

在中国父母的“宠爱”下,洋品牌奶粉的涨价频率不断提高,短短几年间就从均价200元,一跃迈上300元大关,个别超高端产品已突破400元。但在大洋彼岸,其零售均价至今不过20欧元(折合人民币165元)。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售价竟是全球最高。

然而“高价”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洋品牌奶粉频频传出质量问题:美赞臣、雀巢等一线洋品牌奶粉曾被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事件;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雅培、美素奶粉中有虫子……面对这些质量问题,部分洋品牌的态度却不诚恳,或遮掩或否认,甚至核辐射超标的明治奶粉不愿召回代购产品。

一段时期以来,有关境外品牌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备受国人质疑。人们不禁要问,在中国市场上,被宠坏的洋品牌奶粉究竟底气何在?

洋品牌奶粉赚取暴利,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无论是和其原产地,还是周边国家、地区相比,国内在售的洋品牌奶粉堪称全球最贵。同时,洋品牌奶粉普遍存在“价格歧视”,洋品牌境内外的差价可达到数倍之多。

境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差,使得内地游客背奶粉成为“一景”。大批消费者除了赶赴港、澳疯狂采购,直至出现奶粉荒,以至于商家不得不发出限购令,就连日本、澳洲、新西兰等地,年轻的父母们也会十几、二十罐地采购奶粉。

对于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有专家表示,不论是在哪里生产、包装的洋奶粉,其成本基本一致。入世10年以来,中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关税税率逐渐降低,目前普遍税率在17%~22%,属于国际较低水平,大包装原料奶粉的进出口关税则更低。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进入集中涨价期,三年之内共有四次集中调价,包括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根据东方艾格农用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08年以来,经过多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奶粉价格上涨50%左右。

洋奶粉说涨就涨,究其原因,不外乎三条: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仍未消退,消费者对其安全、品质存在信任危机;国内乳业标准降低,大企业窝里斗,恶性竞争;洋品牌奶粉多年经营,已经在我国婴幼儿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在2008年以前,国产品牌奶粉占据国内7成市场,洋品牌奶粉仅为3成,但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一道“分水岭”,国产品牌奶粉至今没能重回消费者的心中。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杀牛倒奶的情况,尽管并非大面积扩散,但依旧值得注意。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除了洋品牌采用进口奶源,甚至国内品牌也纷纷引进国外奶源,利用资本加概念的优势争夺市场,对于中国的奶农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面对被国人宠坏的洋奶粉,中国乳企如何在产品质量安全上下工夫,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是其应该花大力气做的事情。

但现在部分企业仍纠结在“恩怨”之上,屡次出现恶性竞争事件,这样无疑是自毁长城。只有从奶源建设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够在终端市场上和洋品牌奶粉一决雌雄。

上一篇:创意与完美主义改变世界 下一篇:解读太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