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步入高危地带

时间:2022-10-17 01:18:29

网络借贷步入高危地带

从8月28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获悉,针对近年来网络借贷公司扎堆出现并凸显风险,监管层在未来3到6个月内可能会有所行动,文件来规范这一行业的发展。

去年7月21日,自称“中国最严谨网络借贷平台”的哈哈贷了关闭通告。这是第一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络借贷平台宣布关门。而哈哈贷宣布关闭,使得正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乱象暴露无遗。

有关专家表示,网络借贷就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但因为其借助的互联网平台的不确定性更多,同时,网络借贷也明显超出了中介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范围。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加之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当前网络借贷处于无序和自主发展中,法律和监管的及时跟进显得更加迫切。

网络成为借贷新通道

在很多人眼中,无需担保,无需抵押,通过网络借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然而,这种“荒谬”不仅变成了现实并为很多人所接受,而且还风靡了整个网络。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此类“借钱网站”大概超过千家,且正在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这种借贷方式美其名曰P2P(个人对个人),目前在北京、深圳、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皆有。

调查数据显示,至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融资整体规模已由2007年的2000万元升至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5%。

据称,网络借贷2005年产生于英国,2007年2月在美国开始出现一家名为Prospe个人信贷网站。由于较早地建立了信用体制,在国外网络借贷体系已较为成熟。

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上线运营,目前国内网络借贷网站有红岭创投、拍拍贷、人人贷、哈哈贷、易贷365、E速贷等1000多家。

目前网络借贷模式主要是P2P网络贷款,所谓P2P网络贷款,就是借入者和借出者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这些贷款一般额度不高,无抵押,纯属信用借贷。这类网站颠覆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模式,借贷双方主要通过网站提供的资料,以及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式确保交易正常进行,一般对贷款不承担风险责任。

网络借贷面临高风险

就在各方憧憬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美好未来时,自称为“国内最严谨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哈哈贷在去年7月21日了宣布关闭的通告。这是第一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络P2P借贷平台宣布关门。此时距离其正式运行才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哈哈贷创始人姚宗场表示,关闭网站的决定早在4月份就已做出,9月2日起将全部停止哈哈贷服务。而关闭网站的原因是基于目前中国市场的信用问题及哈哈贷目前遇到的运营资金的短缺,网站成立至今全是动用自有资金,已难以为继。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的信用体系尚处于初建阶段,P2P网络借贷平台又不如银行,只扮演牵线搭桥的红娘角色,如何在信用评级的审核上把关则是软肋,同时很多平台都把市场铺得太大,风险控制成本相应的增大。

据称,由于缺乏各方面的规范,国内信用环境相对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哈哈贷的规模很难做大,因为规模上的欠缺,所以哈哈贷很多时候处于一种亏损状态。哈哈贷的关闭说明这个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与哈哈贷一样,很多网络借贷平台都面临这资金短缺和借贷信用风险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新进入者在没有很好的互联网背景、风险控制能力和历史数据积累的情况下,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并很难产生收益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倒闭。

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国家有关部门早已有所警惕。在2011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要高度警惕网络借贷、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领域凸显的风险,筑牢防火墙。

也有专家表示,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样的网络民间借贷平台是合法的。在中国,由于法律法规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开展个人借贷业务(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因此,也就为类似网站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游离于监管之外,贷款方面临更多风险。如果遇到逾期不还或者干脆消失的“老赖”,对于提供“无抵押”贷款的投资方将造成损失。据拍拍贷网站公布的还款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8月至今,正常还款率为97.40%,即有2.60%的坏账率。

据称,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安全和信息泄露两个方面。虽然放款人能看到借款方的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的真实程度难以确定。采用电子借据的这类模式存在举证风险,目前法院审理案件时,电子类证据的采信度非常低,这会直接影响放款人的诉讼主张能否被法院认可。另一方面,借款方必须向网站及放款人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在缺乏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不能保证这些信息不被滥用甚至盗用。

分析人士表示,网络借贷平台如果存在不规范经营,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首先,如果网络借贷平台开立第三方账户,而贷款经由此账户代为发放,那么在网络借贷平台疏于自律,或者内部控制程序失效,和被人利用等情况下,则可能出现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资的情形。

其次,当网络借贷平台总共的放贷金额达到一定的水平时,风险控制如果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能危及社会稳定。此外,如果借贷网站涉嫌诈骗,网站在贷款人将保证金打入网站账户后携款逃走,将导致贷款人利益受损。

法律监管存在着真空

网络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其兴起的背景是民间融资需求的膨胀,具有民间借贷的一般特征和风险。同时,因为其赖以交易的互联网的不确定性,网络借贷不得不面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据介绍,目前尚未发现金融机构与网络平台合作出现重大违规行为,坏账率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像阿里巴巴与建行合作等都运行良好,为众多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不过,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显示出金融监管工作一定程度上的滞后。

银监会一位人士表示,从现有金融政策法规角度来看,确实找不出与网络借贷模式有直接冲突的地方,可以说它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但由于网站不属于金融机构,同时,国家对于民间借贷中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并没有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

目前这些借贷网站到底是由银监、工商、公安、网监、信产等哪个部门监管或协调监管,尚无确切的说法。再加上网站的地域及由谁管辖难以确定,使得一些借贷网站鱼龙混杂,骗子和真正从事网络借贷的真假难辨。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借贷网站在工商部门以从事互联网技术的名义注册的,没有通过银监部门批准,从这个角度来讲,借贷网站存在违规操作问题。因此,加大监管力度与打击力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与此同时,广大网民及消费者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式借款或贷款。即便万不得已,也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对网站本身的资格加以辨别,对借款方或贷款方的身份及能力仔细确认。总之,国家要疏堵结合清理乱象,个人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双方合力,避免网络借钱所带来的重重风险,将蒙受损失的概率降到最低。

近期网络借贷领域凸显的风险已经引起银监会高度警惕。有业内人士直言,如今这个行业就好比去年下半年的团购网站,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据消息人士透露,未来3到6个月内,监管层可能会有所行动,文件来规范这一行业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对林业金融服务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老年人理财应巧避“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