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湖南民间木雕区域性艺术特色

时间:2022-10-16 11:08:55

小议湖南民间木雕区域性艺术特色

[摘 要]湖南木雕艺术作为湖南民间美术的一种,也是湘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整体上体现了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也因受到区域性的影响,使得湖南各地区的民间传统木雕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个性风貌并存,本文试将湖南民间木雕艺术重归当代人的视野,简要分析其受区域性影响下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民间木雕艺术 湖南 区域性 艺术特色

木雕是以雕刻的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它蕴含着中国不同时期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在世界雕刻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位。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是湖湘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彰显着浓郁的湖湘文化下的地域性特色。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雕饰、生动的神韵、广泛的表现内容且包含了丰富的湘楚文化特色,以大众化为审美的本质,呈现出一种既自由又自律、既浪漫又实在的状态。城市的不断发展让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木雕艺术曾一度远离了我们的视野,在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之后,依旧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呈现出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

湖南本土的民间木雕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受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影响较大。长沙战国楚墓中就曾出土过雕工成熟、精美的雕花鉴床和垫棺托尸用的彩色透雕几何纹样花板。湖南木雕中广泛流传的草龙纹形象也与我国远古商代、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样极为相似。不少湖南民居窗花木雕采用由蟠纹样构成几何图形组成,也是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手法。湖南木雕艺术中的博古纹样多采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与徽派木雕相比,湖南木雕整体上更显得古朴而庄重。其次,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湖南境内有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民间传说中无量寿佛的诞生地。宗祠、庙宇林立,可以说宗教文化在湖南各地区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了,深深地融入了湖南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湖南木雕艺术的题材选择和内容表现上。第三,受宋朝理学的影响。湖南永州的周敦颐是宋朝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思想“濂学”成为湖湘文化的源头,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坐落在长沙岳麓区岳麓山脚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是我国最古老的四大书院之一,中国理学史上的大家朱熹、张轼等都曾在此讲学,这些都对湖南民间木雕艺术的题材、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戏曲的影响,尤其是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和“百戏之祖”的昆曲和湖南当地特有的民间花鼓戏曲的影响。

民间木雕艺术,由于其应用及装饰的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以及雕刻木材质地的不同可以分出许多类型。归纳总结后可将湖南民间木雕艺术大致可分为建筑木雕艺术、家具木雕艺术和祭祀木雕艺术三类。建筑木雕艺术点较为突出的大多集中在湘南、湘北等地古镇的建筑木雕群,雕板集中分布在门腰、横梁、窗框、屋檐等处。这些部位通常注重追求远观其整体上的视觉效果,往往比较大气、粗犷,与建筑整体交相辉映。与皖南徽州的建筑木雕相比,湖南建筑木雕图案相对简单,线条粗犷但不失流畅,往往在建筑中突显其装饰功能。家具木雕艺术在湖南各地随处可见,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古老而精美的居家用具装饰上,如木床、洗脸架、椅背、祭台、书柜、梳妆盒、拐棍等。种类繁多,题材也很丰富。祭祀木雕主要有民间戏曲面具、吞口、部分神灵或祖宗雕像等。湖南民间装饰木雕形式多样,如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都有,其中大多以浮雕为主流,也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是与圆雕拼接在一起的。湖南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们因材施艺,不断加强材料的深度空间感,构成丰满、多层次的近似圆雕的深浮雕,很是耐看。湖南民间木雕也因木材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硬质木雕与软质木雕两类。

仔细观察,受区域性的影响很大,湖南各个地区的木雕艺术风格差异性很是鲜明,湖南的东、西、南、北和中部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特色的木雕艺术成就了湖南木雕艺术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湘东木雕艺术一定程度上受到浙派和徽派木雕艺术风格的影响,往往以精细的雕琢取胜,施金施彩,格外雅致。在表现题材和形式上更加强调表达湖湘文化影响下携带浪漫主义因子的文人情怀。

湘西南及湘南木雕艺术保留了最质朴的地方气息,风格也越显传统。另外,湘南木雕艺术喜爱采用髹漆贴金工艺,或施以红、黄、黑、绿、蓝五彩,色彩斑斓;有的还充分利用木纹的肌理美,不加任何的油漆修饰,显得格外朴实大方。湘西是湖南境内众多少数民族集中汇集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将险峻的地域景观作为当地木雕艺术表现的主要题材。湘西处于湖南的西部边缘地带,人口稀少且与外界缺乏交流,表达世俗场景题材的木雕不多见,多表现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以及古典小说里带有打斗场面的素材为主,偶尔也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和器物也常被拿来作为雕刻的对象。

毗邻洞庭湖的湘北地区,人们主要的谋生方式以渔猎为主,因此表现渔民打鱼、狩猎的生活场面经常会出现在木雕艺术中。湘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们生活条件十分富裕充分的体现湘北木雕艺术对当地人物形象的表现时,往往比较丰盈,动、植物也稍显肥硕。湘北一带表达社会世俗场景的题材偏多,当地人看待性的态度也比较开放,出现了招蜂引蝶、思君、暗恋等内容颇具生活情趣的木雕艺术作品。这种题材在当时思想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却在湘北的岳阳县、桃源县、常德市、汉寿县等地出现了大量这类题材的木雕作品。另外,湘北地区文化活动频繁,十分重视教育,所以也有大量表现文人题材的木雕作品出现。

湘中木雕艺术受中原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较深,但同时饱含了独特地方性的湖湘气质。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地区的习俗。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长沙周边的宁乡县、望城县一带,几乎各家各户都有着供奉着家族祖先造像的民俗。这些木雕的祖宗造像的规模虽各不相同,但都精雕细琢。初看上去视乎祖先造像雕琢得都很相似,但一经仔细观察过后,你会发现它们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别:有的手中提着烟袋,有正在把脉的医生,有穿着道袍拿着法器的法师,有手提腰带的官员等。更加有趣的是,这些木雕造像都有其身份的区分,即在雕像的背部打上一个小洞,当地人将其俗称为“窗”,把雕刻缘由、雕刻人身份、雕刻的时间甚至是愿望等信息写在宣纸上,再埋藏在洞里封存好。这种风俗不仅仅出现在湘中一带,在湘南地区也能看到类似带“窗”的木雕造像,趣味十足。

纵观整个湖南民间木雕艺术,基本采用具象手法来表现,但在造型上则大胆夸张,常常出现头大身小的人物形象,人物大于房屋、楼阁等建筑物的衬景,一系列颠覆逻辑的构图夸张而有节制,变化适度。另外,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时,不重视对人物五官及面部表情的刻画,也不拘泥于人物各部位的身长比例,更倾向于对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着意突出造型的简练、稚拙、明,具象的形体中注入抽象的元素,活跃、夸张甚至带一些幽默诙谐的动势,使整个木雕形象充满生气,更加鲜活。因此,我们在欣赏湖南本土民间木雕艺术时,往往会忽略对人物结构、比例的精确程度的关注,而为真挚朴实的艺术形象所吸引,这大概就是“大巧若拙”的奥妙之所在。在构图上,往往把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或者一曲戏中故事的多个情节组合在一个画面,配以纹样装饰,注意主次虚实、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的处理,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即使是细微到安置在窗棂上的一个单独纹样,也要把写实的形象加以变化和组合,使之饱满厚实,充分体现了湖南本土民间木雕艺术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虽然湖南本土民间木雕艺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差异,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木雕艺术特点分析,仍然能感受到湖南民间木雕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魅力,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集中体现了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吉祥图案的运用,二是曲艺人物、英雄演义、神话传说和寓言等题材内容的表现;三是直接表现当地人民民俗生活场景的题材。四是采用人们熟悉的飞禽走兽为元素,主要以熟悉的十二生肖为主。五是将当地的山水风景表现在木雕艺术作品中。

人们常常用“乡野气息、淳朴之美”来赞美湖南本土的民间木雕艺术。我认为湖南木雕艺术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充分将地域环境下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场景和有特殊吉祥寓意蔬菜瓜果题材搬上了本土民间木雕的雕板。当你走进细细品味看这些古朴的木雕雕板时,就会感受到一股湖南民间木雕艺术区域性特色和地方情趣之风迎面袭来,我想这也是湖南本土民间木雕艺术最值得我们关注和回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民俗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2]周健.湘楚木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3]李宗孝.湘南民间木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4]史丽.中国民间美术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09月第1版

上一篇:皖东南胥河流域“跳五猖”面具装饰艺术分析及... 下一篇:试论小学班级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