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藏区初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时间:2022-10-16 10:09:16

浅析藏区初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摘要】随着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将以往大纲中规定的“听说能力”创新性地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表明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和目标。然而在我国藏区,其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试图总结并分析藏区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藏区 口语交际教学 现状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它既是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经济、地理原因,教育发展长期以来存在极不均衡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交际教学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要求。

一、藏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母语藏语为汉语口语交际教学带来阻碍

甘南藏区是我国历史较为悠久、藏族文化和风情浓郁的藏区之一。就以甘南藏区为例,学校的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牧民家庭,他们自幼以藏语为母语,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藏语交流,汉语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会说汉语。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学校,由于物质条件差,长期没有汉语老师愿意留下教授汉语,造成学校的汉语文课程也用藏语上,口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藏区学生自幼以藏语作为母语也带来了汉语发音方面的困难,比如“a”与“ai”,“n”与“l”等发音的差别区分不开,也给口语交际教学增大了难度。

2.观念落后,对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相关教育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少数名族地区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新课标对学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远意义。对于新课标中作出各项新调整的口语交际教学,甚至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将其与语文教学的其它板块融汇在一起进行教学,根本没有将其视作独立的板块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说话是人的本能,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没有必要专门开课训练,而且考试也并不涉及口语交际这一项目。

3.执教教师的素质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可以说,教师的教育素养深深地影响着教学质量。藏区的汉族教师少,能说好汉话的藏区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他们普遍存在语音不准,方言浓重等问题,自身的普通话缺陷尚且难以克服,更不用提帮助学生纠正普通话学习中的常见错误。其次,由于口语交际教学属于新的教学领域,许多教师对这一新内容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4.学生的心理障碍阻碍口语交际的进行

藏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习惯用藏语交流,他们的汉语能力低,在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时往往磕磕绊绊,很难说出完整和正确的话。这样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得后续口语交际练习中出现紧张、焦虑、羞怯等负面情绪。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坦然、自然地进行人际对话,学生的上述负面情绪直接阻碍了口语交际的进行。

二、解决藏区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对策

1.为藏区创建口语交际教学环境,加强汉语知识的普及

帮助学生学好一门语言的好方法之一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对于藏区的口语交际教学而言,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要尽量配备汉语教师,以保证汉语言教学的规范性和正统性,并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主动积极地与教师交流沟通,熟悉汉语的表达特点。汉语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情景练习,尽量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好让学生敞开心扉真实发挥。学校方面,可以多组织汉语类的游戏或竞赛,比如用汉语讲故事、用汉语表演话剧或小品、汉字拼写竞赛等,并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对表现优越的学生给予肯定。

2.学校、教师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藏区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我国课程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学校和教师都应对其高度重视。为此,学校可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的精神理念,组织专家开展讲座,教师之间围绕新课标中的重难点进行研讨,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并定期总结经验教学。对新课标的学习要通过校方的支持和教师的进取,藏区政府部门应当努力为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创造机会,比如组织教师进修,聘请专家入校解读新课标的理念等。只有结合地方政府、学校、教师三方力量,才能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的各个层面。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创新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兴趣。藏区的学生自幼以藏语为母语,对汉语存在胆怯和畏惧的心理是正常现象,语文教师应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这一心理问题循循善诱,既可以从心理上开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还可以用实际行动消除学生之间因为口语交际不当,学生受到嘲笑或讽刺等问题,比如私下对喜欢嘲笑同学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对胆怯的学生进行精神鼓励。教师还应当注意引导藏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时要选择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鼓励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表达描述。

4.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藏区学生口语交际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对汉语言的生疏和运用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寻找突破口。为此,可以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之前让学生先练习汉语写作,写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汉语知识的回忆和遣词造句的思考,随后再带领学生根据书面作文的内容进行口头作文,用口述的形式在表达一次写作的内容。这样,写作者本人和听众都能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藏区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将有利于藏区学生提高对汉语言的敏感性,从而为口语交际教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璇.双语教育模式的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6.

[2]查果.论藏区小学汉语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M].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24期.

[3]田友琼.浅谈如何提高藏族学生的母语口语交际能力[M].神州2011年第19期.

上一篇:让作文教学“轻舞飞扬” 下一篇:职校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