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的思考

时间:2022-10-16 08:26:55

对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的思考

初中数学总复习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提高认识,科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总复习的效率,使复习获得最佳效果。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扎实基础,落实双基

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重视考查“双基”是近年来各地数学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重视“双基”,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积累了多少“双基”,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双基”来解决问题。

结合教材进行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各地中考数学来看,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大概是7:2:1,基础题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复习时不是求繁求难,而是注重理解、掌握、活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展示题目的解答过程,多让学生参与、探索、体会、领悟。

所以,要全面地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重视教材。要精读、理解、钻研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重视基础,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及常见的中考命题要做到了如指掌。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与方法、核心内容、出题热点进行认真梳理,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例题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例题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注意对例题和习题进行引申、变形或组合,这些都是中考题的热点。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理解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在加强双基的教学中,不仅要教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的弊病,可以加强思路分析,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讲解专题,训练思维

在完成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为提高应试能力,有必要对中考中已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类,以掌握不同的思考策略和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注近年中考命题的新特点,精心选择有代表性、可能涉及到初中数学应考的各部分基础知识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适当介绍中考热点题型的思考方法(如分类讨论型、新定义型、开放探索型、实际问题的建模以及解释与应用、图表信息问题分析、概率计算、游戏的公平问题、最佳策略问题等),以理解各种解法的可行性,使学生在解题时有规律可循。教师在选取题型时还应注意控制教学的难度,不要一味地追求难题,过难的问题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同时,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选择专题进行复习训练,一定要明白所选的专题有什么样的解法,该做什么样的分析和思考,务必做到理解、会用、熟练。对于所给问题,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做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通过前两轮的总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接下来的第三轮就是综合训练,这是实战前的演习和热身,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增强应试能力使学生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

精心组织几套综合训练试题,不能将来自四面八方的模拟试卷不加取舍,全部抛给学生。教师要担任起教研和教学的双重任务,根据教材应考的知识点,按照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精心组织、选编考题,形成能覆盖教材全部知识点的综合训练题。每套综合题要求编者做到心中有数,考了哪些知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给学生设置了哪些数学思维障碍。通过讲解、评议,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增强解题能力。

学生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学会调整心态,提高解题速度,规范解答过程。通过综合训练,学生能了解命题人的出题心理――究竟考什么;自己又存在什么问题,并以及时解决问题。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切实抓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是教师和学生的最终目标。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在复习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发挥学习效能,增强自信,做到事半功倍。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因地制宜地拟定好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复习计划,及时检查自己是否完成所制定的目标,及时查漏补缺,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合作交流,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使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满意效果。

上一篇:浅谈农村高中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 下一篇:围绕“单词”想办法,多读多练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