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数字出版发展面临的障碍

时间:2022-10-16 07:27:32

试论我国数字出版发展面临的障碍

摘要: 我国的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变革,数字出版是出版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在数字出版热的背后,仍存在着版权保护不力、数字化标准不统一、人才缺乏、盈利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它的繁荣有序发展还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e change, and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s the main 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digital publishing, such as lack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non-unified digital standard, lack of talent, unmatured profit model. It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lso need a course to go through.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数字化标准;盈利模式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copyright protection;digital standards;profit model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49-02

0 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是对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的出版内容。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出版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的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变革,数字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的大行其道,同时在技术方面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然而,在数字出版热的背后,对数字出版物的现状、政策法律的支撑、行业标准的统一、人才储备和培养、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认真地审视和思考,发现我国的数字出版业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发展障碍,它的繁荣有序发展还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1 数字出版产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在《2010—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2010年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进行了统计,其数值高达1051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平均年增长49.73%。根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手机网民中手机阅读用户占到83.4%。数字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由于数字出版涉及到内容供应商、技术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电信渠道、终端制造商等,其产业链比较复杂,并且在行业要求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数字出版物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从“内容为王”到“商业利益为主”的转变,使得部分出版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盲目跟风,进而出现许多内容相似或雷同的产品,特色品牌的出版物少之又少,在获取有用信息方面导致读者大费周折;一些数字出版商只追求形式,对出版细节缺乏周密的安排,同时在产品延伸和增值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甚至有些出版商为了追逐利润,生产出有悖于出版宗旨的劣质产品,使消费者误入歧途。

2 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

形态多样、传播方式广泛等作为数字出版的固有特点,同时也造成了权利人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使得侵权变得异常简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版权的难度。近年来,为了保证网络出版的版权,以及提高保护水平,国家为此出台了多项政策,即便如此,各地仍不断出现侵权方面的纠纷事件。目前版权保护问题仍然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数字版权保护障碍表现在:

2.1 缺乏保护版权的法律意识

在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领域普遍存在着数字侵权的简易性和随意性等现象。首先,对于数字出版主体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及时树立相应的保护意识,对自我权利的保护不够重视,另外的载体形式取代了自己的纸质作品,造成侵犯或者直接侵犯自己网络作品的权力;其次,消费者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凭借数字出版的易复制、易传播的特点,对其进行随意使用和任意传播,目前借助互联网获取所需已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习惯;最后,在未经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为了商业目的网络经营者模式了版权的法律保护规定,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肆意侵犯。

2.2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

对于专门针对数字版权的保护法,目前我国还未出台,《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规和解释等是现行的法律依据。但是,现有的法律体系难以满足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法律还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权利主体的认定、授权方式及范围、利益分配和责任的认定、证据效力的确定等问题。现有法律条文中的很多规定只是原则性的,根本没有规定具体的保护方式等,出现一些诸如条款内容简单、法条模糊、界定不清等一些列的问题,在处理有关数字版权纠纷的实践中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

举例说明如下。在《著作权法》的第二十二条中,对12种属于合理使用的情形做了列举,同时增设“信息网络传播权”,只是在形式上对其进行了解释,至于其合理的使用范围根本没有进行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合适的准绳难以找到;又如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中明文规定了“避风港”规则,“明知则侵权,反之,不明知则可以豁免”,对其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对于网站是否明知,缺乏判断的标准,增加了取证的难度,在司法实践中缺乏操作性。

2.3 行政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出版行业属于比较特殊的行业,有着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监管方式明显滞后,行政监管系统面对庞大的网络侵权其执法一直处于被动。

与此同时,法律的盲区和模糊地带,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难度。比如,在法律上对数字出版没有一个明确的描述,但是却对出版物给予了期刊、报纸、图书、音像制品等明确的分类。由于出版物不同,那么其所受到的限制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打着其他出版物口号的侵权现象出现在网络上也就很常见。

2.4 惩戒侵权的力度小,维权难度高

低成本高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权的发生。目前,我国对盗版侵权的赔偿标准过低,在网络侵权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很多被侵权人因获得的赔偿非常低微,加上繁琐的诉讼程序,增加了维权的成本,导致其不得不放弃诉讼的请求。

对于侵权人来说,其侵权的成本低而受益大,而对于权利人来说维权成本高,但是判赔标准过低,进而使得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接连不断。

3 尚未建立数字化标准

对于任何产业来说,其成熟的标志就是推行标准化。数字出版产业要向实现规模化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出版标准。新闻出版、信息化、出版物发行等标准体系表的制定工作,新闻出版行业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完成,但是,在建设层次清晰、分类科学、完整适用的标准体系还有一个过程。

目前,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基础性标准和关键性标准存在缺失。“中文标准在互联网领域存在严重缺失现象,在4000项的国际标准中,中国制定的只有3项;在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中,除了互联网基础性标准,还有出版元数据的标准化、网络出版的标准化,以及出版物流系统的标准化等。”数字出版产品的成本因标准不统一进而加大,无法完成内容的交换与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岗增加了终端消费的迷茫程度,进而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例如电子书的内容格式标准,当前,国内电子图书存在多种格式形式,并且各种格式都有相关企业的支持,进而影响了国内数字出版物格式的统一。数字内容在各种设备上难以通用,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困扰了内容提供者,传播成本增加,收益也受到了影响。数字出版平台缺乏统一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出版平台,导致数字出版商之间各自为政,不能进行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荒置和浪费,进而背离了跨媒体出版所提倡的“一次制作,多元应用”的理念。

4 人才缺乏制约转型和发展

随着数字出版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研发型、营销发行、管理类的人才将会出现很大的缺口,同时该行业对企划、编辑、美编、设计等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数字出版流程及审读规范在新媒体出版及制作单位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出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人才管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的引进,同时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另外,在各地的高校中,缺少相应的数字出版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出现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发展相互脱钩的现象。

5 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尚不成熟

在2010年1051亿元的产值中,网络游戏占323.7亿,互联网广告占321.2亿,而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仅为38.29亿,占总收入的3.6%。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数字出版没有普遍认可的盈利模式,并且现有的盈利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内容提供商分散精力去研发硬件阅读设备;网络运营商拥有独特的优势在内容合作方面却不给予资金支持;平台服务商重复开费严重依然漠视标准化的重要性;硬件生产商掌握技术和资金却注重内容资源。正是由于数字出版价值链上的诸方分散经营,进而弱化了产品的营销市场化程度。事实证明,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应该是一个各种技术服务单位共同参与的局面,每个单位在各自的环节上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也就是自己的专业优势,孤立的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只有合作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才能占领市场,做大做强。

对于数字出版,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它是传统出版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迎合了出版市场的发展所趋。从整体上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出版业态,它正处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客观、冷静、理智的态度看待它,迎接它,进而确保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升级,最终让数字出版的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常.数字出版热背景下的冷思考[J].编辑之友,2012(2):87-88.

[2]李广宇.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出版,2011:9-12.

[3]李继高,张国春.论数字出版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4):172-174.

[4]郝婷.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出版商务网.

[5]钱立富,郝俊慧.数字出版面临多重障碍:线上线下渠道博弈[N].IT时报,2011-08-15.

上一篇:基于VxWorks某武器发控设备任务调度应用组件的... 下一篇:基于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