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革命纪念馆社区文化服务

时间:2022-10-16 07:24:44

论革命纪念馆社区文化服务

何谓社区?这一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过去,社区的定义指的是一群人在一个社会单元共同生活的概念,它包括地理空间、社会互助、和共同关系三种观念。是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等整个社会的各种构成要素在一定区域社会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体现。简单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社区是微型的、缩小的社会的折射和反映。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在众多的社区服务中,社区文化服务无疑是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文化的含义一般来说应为社区成员为保持、维护、改善汇聚地的条件、环境、形象、氛围,使自己与之适应、相融,并且能享受美好而形成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制度规则、语言行为、事务活动、生活方式系统。社区文化服务直接应对社区文化形象、文化品位、社区秩序与行为的规范建设,覆盖社区成员精神文化和相互关系诸方面。

革命纪念馆具有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因为革命纪念馆是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这些革命遗址、纪念建筑和革命纪念馆收藏的其他革命文物,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自由,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革命先辈、先烈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尊自信,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鲜明的思想性、时代性和群众性。革命纪念馆所拥有的这些资源,决定了革命纪念馆在社区文化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社区的特定成员,革命纪念馆理应并且应当为社区文化服务,提升社区成员整体精神文化素质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般来说,革命纪念馆在社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阵地。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观众审美、欣赏水平的提升,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场所的要求和标准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革命纪念馆不应再是单一的展览馆,而应向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向社会开放的旅游景点,一个适合于社区居民的舒适宜人的休息场所。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步入纪念馆,在受教育的同时得到休闲,增长知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革命纪念馆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周边环境的建设,多为广大观众营造舒适、愉快的环境,充分发挥休闲功能。例如积极努力美化周边自然环境,种草种树等,使之与纪念馆建筑相得益彰,观众在参观展览后,可以欣赏到绿树草坪、鸟语花香的自然的美。同时配套各种服务设施。如观众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憩,口渴了或者肚子饿了可以在附设的餐厅、咖啡厅餐饮等。此外,增设方便观众参观的各种便利设施,如导游器、检索器、投影电视;方便残疾人观众的残疾人通道、轮椅等。那么就会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观众,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纪念馆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革命纪念馆有能力,也有条件向社区聚居地成员提供高雅而不失通俗,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努力构筑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温馨的社区氛围,以期与无人情味的官场文化、商业竞争文化等相抗衡。而纪念馆能提供的主要文化产品就是展览。展览是吸引社区观众的核心。因而陈列展览内容及形式的如何,无疑是衡量纪念馆社区文化服务工作成效的高低的重要标志。如果陈列展览内容陈旧,展览形式落后,观众不感兴趣,不愿来参观,那么,社区文化服务工作就会打折扣。而要吸引观众,需要向社区提供精品陈列展览。

创建精品陈列展览,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其首要的任务是积极征集相关的文物史料,丰富展览内容,因为文物、史料、历史图片是纪念馆存在、发展的基础,也是向社区开展文化服务工作的前提。整理和研究这些革命文物史料图片,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科学诠释,赋予它们鲜活的时代内容,并从中提炼出符合时展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就是要把纪念馆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通过文物、史料、图片、场景等有机组合,将原本断裂的历史串联起来,复原远去的重大的革命历史场景及历史文化活动,使人们在参观时得到感悟和启迪,升华精神情操。其次是在展览形式上下功夫。因为内容需要依靠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在陈列主题及内容已确定的情况下,陈列形式设计,对一个陈列展览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观众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纪念馆,就需要适应这一社会变化,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入手,例如当代人审美价值观念的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采用等,打造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富于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人参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区观众。

当然,即使最吸引人、最优秀、精美的陈列,也不可能百看不厌。新的基本陈列推出后,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吸引社区的目光。过后社区观众就会失去参观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基本陈列投资大,制作周期长。因此,要满足社区观众各种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样式多样、题材新颖的临时展览的举办就成了纪念馆一个重要的选择。临时展览内容选择一是要挖掘馆藏文物资源,整理出能够成为专题的文物系列,反映本地区革命历史的小型展览。其次是举办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展览,也就是说纪念馆可以配合大型的社会教育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举办相应的临时展览。这些展览可以从外面引进,也可以自身制作。其目的向公众宣传先进文化,吸引社区观众再一次走进纪念馆,扩大展览的受众面,达到社会教育目的。

革命纪念馆是致力于为观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观众是纪念馆的生命线,没有观众的参与,纪念馆就会失去发展或者前进的动力。一般而言,纪念馆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宣传活动场所,来自当地或附近社区之居民是纪念馆特定的观众群体。因此,纪念馆必须要与社区相结合,以服务社区出发,提供居民参与与成长的机会。换句话说,纪念馆要积极组织、引导观众参与纪念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以期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强化观众的个人体验。使观众深刻认识到革命历史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居民互动,就需要了解社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纪念馆在每一次陈列布展之前、要给社区居民参与的机会,了解并明确观众的期望和想法,让公众代表参与展览准备各个阶段的工作,包括填写问卷、接受访谈和参加陈列小组活动,并对整体工作进行评估,以提高纪念馆陈列的质量。在陈列展览中,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的仿真场景,例如红军使用过的电台,观众能亲手体验发报情景,八路军用过的纺车,观众可以纺纱织布,亲身体验抗战时期艰苦岁月里,八路军战士自力更生、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纪念馆应欢迎并鼓励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直接与展品接触,让观众亲手触摸那来自革命战争时空的真实物品。纪念馆还可以举办各类活动吸引社区民众参与,例如举行红歌音乐会,学术讲座、诗歌朗诵、名人讲演、继续教育、签名售书、社交招待、戏剧表演等公众教育活动,邀请社区参与,激发社区对纪念馆的兴趣与热情,增强社区观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纪念馆向文化平台和社区活动中心迈进。

志愿者队伍或者说博物馆之友之类群众组织的建设,是纪念馆实现社区文化教育及服务、加强与社区公众的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纪念馆是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依靠社区办好纪念馆,是纪念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区文化服务过程中,可以把热爱纪念馆的社区公众团结起来,以志愿者的身份或博物馆之友群众组织的形式,调动人们支持纪念馆的积极性,从而为纪念馆的发展注入活力。他们可以为纪念馆提供义务服务和帮助,并就纪念馆的陈列展览、文物征集和科学研究提出意见。纪念馆通过组织志愿者宣传讲解等活动,加强与志愿者队伍、博物馆之友的交流与合作。

革命纪念馆可以努力成为社区稳定的影响者,达成对矛盾争端和共同关心问题的理解的角色、扮演保护社区文化遗产、以及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也就是说,纪念馆在构建文明、和谐、关爱等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可能也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频繁,社区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社区是开放性的,其居民是由出生于本土和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人员组成。社区居民通过家庭、文化、经济和其他力量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而种联系影响着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同时社区各阶层之间的居民,由于文化背景、职业经历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或冲突。要化解社区之间的各种矛盾或冲突,消除全球化趋势的负面影响,纪念馆能够利用文化服务活动,为社区公众提供接近各种文化和族群的途径,加强了对公众对于不同文化、族群认识的教育,并丰富传统社区的资源和知识,有助于它的持续发展。同时,纪念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提高民众的素质。这是由纪念馆作为教育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社区世界,只有提升每一位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才有保障。纪念馆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方式,营造一个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与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政治,乃至文化上的一体化,这些都促进了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但是,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得各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纷纷消失,出现了文化上的“趋同”现象。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城乡建设持续展开,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记忆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纪念馆作为保存、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在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文化多样性及珍贵的文化记忆深深扎根于当地区域文化基础之上,广泛存在于当地社区之中,因而社区文化遗产是个非常广大的新领域。纪念馆需要改变思维,将收藏和展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过去的革命岁月,还应该承担着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纪念馆应尽力和社区合作,开展印记社区发展历史的记忆和展览,进一步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增强纪念馆在社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最终目的为纪念馆发展提供不尽的资源,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革命纪念馆要有这样的认识:经济和文化是协调一致的整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社区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现实而言,文化,不再单纯是一种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生产力,也就是说经济基础。文化产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纪念馆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力量,它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传播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凝聚社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但纪念馆不仅是社区重要的文化机构,也是社区经济建设力量。纪念馆通过展示社区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挖掘红色或绿色旅游资源,创造旅游品牌从而促进社区与外界的交流,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机遇。也可以通过纪念馆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传授技艺,帮助社区弱势居民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以促进社区的繁荣。

总而言之,纪念馆发展与社区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社区需要纪念馆,纪念馆也需要社区,纪念馆对社区建设的文化服务,一方面可以提升社区精神文明水准,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使纪念馆走进社区、融入社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和服务理念,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上一篇:当前历史热背景下的公共史学初探 下一篇:藏族神话传说故事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