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性分析

时间:2022-10-16 07:13:00

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必要性。方法:随机性地抽取了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自量表和抑郁自量表的评分,将其中分数为阳性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使用常规治疗加上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后者仅仅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后的10个星期内调查两组症状减少时间、住院时间、医药费用以及临床效果,最后再次评测焦虑自量表和抑郁自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结果:对照组在症状减少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要长,医药费用要高,临床效果不及研究组好。对照组焦虑自量表和抑郁自量表得分要高于研究组,而且生活质量量表的分数也低于研究组。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能够减轻症状、减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高血压患者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079-02

高血压患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患高血压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上治疗高血压往往是仅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容易忽略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采取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持续的健康指导,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同时还积极向患者家属传输高血压护理和治疗相关知识,促进家属积极配合心理护理,进一步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水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分组情况

注: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

排除了智力障碍、认知障碍以及有继发性和急性高血压者、家族史等不合格者。另外,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因而他们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手段

使用焦虑自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AS)进行评分。同时使用生活质量自量表(QOL)评测生活质量得分。其中,QOL的评价标准有:(1)日常行动障碍;(2)抑郁度水平;(3)身体症状情况;(4)健康愉悦程度,即主体对自身情况的评测;(5)生活舒适度;(6)平常业余爱好活动。另外,该需要使用临床指标来进一步评定,其指标分层标准为:明显好转――血压和心电图正常;好转――血压和心电图稍有进步;进步――血压和心电图稍有进步,高血压症状部分消失;无效――血压和心电图无改善,高血压症状没有得到好转。

1.2.2 评分手段

焦虑自量表和抑郁自量表的评分应该在住院第一天完成,出院时再做一次评分,随访10星期再做一次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在住院后3天内完成一次,随访10星期后再做一次评分。

1.2.3 治疗干预

(1)心理治疗:在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史的基础之上,向患者提供科学的对待高血压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觉悟,同时主动询问患者各方面问题,及时耐心回答患者的疑虑。向患者提出一些积极的健康保健建议,在膳食、日常行为、感情、言行举止上关心亲近患者,充分地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尽量消除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障碍,在患者遇到挫折时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情感和技术支持。全面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治疗。(2)特殊心理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病例和病史情况给予特殊的心理开导,积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问题,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解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和封建不良思想,增强抗病能力和抗病信心,采取一系列疏导、劝导、帮助和支持,全力帮助个别患者解除负面情绪,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温软的话语和娴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3)身心放松:首先向患者讲解身心放松的原理和必要性,让患者理解高血压和社会因素、认知因素以及个性方面的缺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尽量使得患者心里保持安静,淡化患者在自我意识上认为是家庭负担的观念,缓解其自身压力。(4)家属干预: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贴心的关怀和护理,及时地在情感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同时由专业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每星期进行一次,一次半小时。(5)健康指导:给患者良好的膳食建议,预防患者超重,提倡戒烟戒酒。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了SPSS13.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来比较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在P

2 结果

(1)高血压患者在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在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

(2)两组患者3个时期的评分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3个时期的评分情况

(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量表的评分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QOL评分情况

3 讨论

心理因素在治疗身心疾病和发展及预后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身心疾病,高血压往往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患有各种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愈来愈多,而高血压患者猝死率又比较高,所以很容易引起部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压抑,因而高血压患者中心理问题的患者比较多。一般而言,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酗酒、长期吸烟和持续高强度的工作等都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行为。神经内分泌机制随着这些不良行为被激活,从而血小板和交感神经等被激发,那么会造成脂类代谢发生紊乱和不调,心率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血压随之升高。

本文所研究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一方面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患者心理抑郁和焦虑等问题,而且还通过认知障碍等的消除从而减轻了自身的情绪障碍,有利于克服患者自身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抑制了焦虑抑郁情绪,恢复了身体内部的稳态,使得心脏供氧充足,减轻了身体的各方面的状况。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抑郁症状和高血压显著相关。由表2我们可看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能够减轻症状减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由表3看出,对照组在症状减少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要长,医药费用要高,临床效果不及研究组好。对照组焦虑自量表和抑郁自量表得分要高于研究组,而且生活质量量表的分数也低于研究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很大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精神情绪,减少患者本身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最终改善身体状况,使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70.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9.

[3] 许军,胡敏燕,杨云滨,等.健康测量量表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50.

[4] 叶志荣,杨菊贤.冠心病高血压与心理障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4):313-315.

[5] Levenstein S,Smith MW,Kaplan GA.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hypertention in men and women [J].Arch Intern Med,2002,161(10):134,1341-1346.

[6] Davids on K,Jonas BS,Dixon KE,et al.Do depression symptoms predict early hypertention incidence in young adults in the CARDIA study?Coronarv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J].Arch Risk Intern Med,2004,160(10):1495-1500.

上一篇:中立型随机微分方程概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 下一篇:企业中心机房的管理与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