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的外公

时间:2022-10-16 06:12:30

外公留给我脑海中最深的印象,是他那几乎弯成90度的驼背,像一张被沉重的生活拉折了的弓。在我的记忆里,他每天蹲坐在那头小毛驴拉着的地排车上,车上装满了各种的干货,手里拿着那从不使用的鞭子,赶着驴车走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瘦小的身躯随着车子的颠簸晃来晃去,耳畔传来的是嗒嗒的驴蹄声和挂在驴脖子上铃铛声。伴着缕缕晨光,那人,那驴,那车,那山,那树……绘就了一幅山水画。

所有认识外公的人都讲,外公年轻时长得英俊潇洒,身高1米80,身材魁梧,那条件,就是放在这崭新的21世纪,也是绝对的美男子。外公当时是许多女孩子追求的对象,却和并不漂亮但善良淳朴的外婆结了婚。那时生活困难,在有了妈妈和两个姨妈后,迫于生活的重担,外公领着我的妈妈去了东北。家中留下了外婆操持家务,侍奉两位老人,并照看两个年幼的姨妈。在外公去东北的第三年,二姨染了天花因无钱救治,不几天就离开了人世。外婆受不了丧女之痛,整日以泪洗面,以致两眼视力模糊,渐渐地就看不到了,再后来就是每天吐血不止,等外公赶回来时,外婆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正值壮年的外公丧女又丧妻,人生的凄苦悲凉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向命运低头的外公没有再娶,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度日。为了赚得多一点,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外公找了村里最累但赚钱最多的活计——去离家几十里地的石料厂开山采石。无论干什么,外公都很要强,不能落在别人后面。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作,让他那挺直的腰背也一天天地弯了下去。从我记事起,外公的背就已经驼了,要知道,那时的他才五十多岁啊。无情的岁月像一把刻刀,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记录生活痕迹的斑驳的皱纹。那道道岁月流逝的刻痕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他经历过怎样的不幸。那刻痕不由地让人想起画家罗中立的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外公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吗?

母亲和姨妈出嫁后,外公更显孤独。没事的时候,他就坐在外婆当年种下的一株木槿花旁,看着这株花树,静静地抽烟。我想,外公内心肯定在和外婆说着自己这些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每年夏天,满树的紫色的木槿花竞相开放,一大朵一大朵地挂在枝头。

外公六十岁那年,石料厂不让他去干活了,嫌他年龄太大,虽然他干的活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妈妈和姨妈也不让他去,老了,忙碌了一辈子了,就在家享受清福吧。可闲不住的外公又买了一头小毛驴拉车,批发些干货到乡村的集市上去卖,赚点零花钱。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从未间断。每天天不亮,大家还在睡梦中,外公就要早早起床给那头小毛驴添足草料,然后生火做饭。早饭和午饭要一块儿做出,早饭先吃掉,午饭带着去集上,吃时用热水烫一烫。妈妈和姨妈都劝他,一把年纪了,不要这样节俭,到集市上吃碗鸡蛋面,有面有汤,吃着舒服。外公总推说自己吃不惯别人做的饭。实际上,节俭了大半辈子的外公是舍不得花那钱。他对我说过,一碗鸡蛋面的钱,足够来买一斤鸡蛋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太不懂得过日子。那小毛驴在外公的调教下,也非常有灵性。只要外公坐上车,抱着鞭子,不用驱赶,它就能知道今天去哪儿赶集,从来不会出差错。回来时,忙碌一天的外公太累了,即使躺在车上睡着,小毛驴也会照样沿着来时的路,安安稳稳地回到家。我在放假时跟着外公去赶集,小毛驴的表现很是让人称奇。我想,这是小毛驴对精心照料它的主人的回报吧!

外公七十八岁那年患上了癌症。他拒绝手术,说咱庄稼人,不怕死,不要浪费钱。在医院输了几天液后,外公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自己坐上车就回家了。外公从未向我们叫过一声痛,喊过一声苦。直到他走的前一天,他还念叨着病好了就去赶集。就在那天,在家人的搀扶下,外公颤颤巍巍地给陪伴他十几年的那头毛驴喂了一次草。他手抚驴背,欲言又止,眼里噙满泪水。那驴儿,也是默默地注视着外公,直到看不到外公的身影。外公去世后,那恋主的驴儿一直不吃不喝,无奈之下,家人只好把它给卖掉了。买牲口的人使劲的拉它,那驴儿就是昂着头,站在院中不走,那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那驴儿装上了车,不解地问大家:“这驴瘦的皮包骨头,哪来的那么大的劲呢?”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村外青翠的大山之上,外公孤零零的坟头上那草青了又黄,枯了又生,生生不息。每逢清明那天,我来到外公的坟前,眼前浮现的仍是在如火的夕阳的映照下,一位老人,手抱皮鞭,佝偻着瘦小的身躯,弯坐在驴车之上,单薄的身子随着那车子的颠簸晃来晃去的情景。耳畔响起的,仍是那由远而近的铜铃声。

上一篇:客户满意度提升那些事…… 下一篇:大盛魁旅蒙驼队踏出草原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