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框架

时间:2022-10-16 05:47:19

【前言】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框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实例应用 通化市在市域范围内推进城镇化规划中应用了WOT分析。鉴于通化市市情,简单的应用了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通边近海、纵横贯通的优越区位。吉林省作为内陆省份,一直强调拥有完成出海口的诉求。通过比较,在吉林省拥有三个出海口的基本构想...

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框架

【摘要】通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通化市发展城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其结论是:通化市作为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和以医药、食品为主的健康产业基地;吉林省的近海经济区、出海门户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应确立“两区三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实施区域合作、都市区整合、中心带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通化市;城镇化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发展框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他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二、实例应用

通化市在市域范围内推进城镇化规划中应用了WOT分析。鉴于通化市市情,简单的应用了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通边近海、纵横贯通的优越区位。吉林省作为内陆省份,一直强调拥有完成出海口的诉求。通过比较,在吉林省拥有三个出海口的基本构想中,通丹出海口方案更具可行性。通丹一体化的企业与民间期待十分强烈,自下而上的力量充足。通化与丹东两地政府合作的热情很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如通化陆港的建立,丹东的通化业主码头,都是构建通丹经济带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2.山水宜居、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通化市地处长白山西南麓,幅员1.5万平方公里,境内大小河流千余条,人均占有量是吉林省平均水平的1.8倍,经哈尼甸子泥炭沼泽生化降解的通化城市水源水质在东北首屈一指。森林覆盖率6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家重点林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近300天。鸭绿江水系的浑江干流穿城而过,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城相融,山水相依,是一座天然的生态氧吧,通化市山水的尺度比例也是最佳的。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高质量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基本保障,而且将成为与其他地区竞争的巨大优势,成为通化市起飞的重要动力。

3.林矿遍布、人文荟萃的发展资源。水资源:通化市水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受到水资源问题的制约。通化市境内河流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最大河流有鸭绿江、浑江、辉发河。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通化市至辽宁省丹东市入黄海;浑江流经白山、通化、桓仁、集安汇入鸭绿江;辉发河系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支流,经柳河、梅河口、辉南、桦甸人第二松花江。

4.明星璀璨、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通化市是东北东部地区拥有著名工业品牌(企业)最多的城市,通化市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医药、冶金、葡萄酒都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涌现出了一大批明星企业与明星产品。并且近年来通化市围绕着三大品牌资源,着力培育能源、新型建材、机械制造、旅游等优势产业,现代物流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也方兴未艾,通化市初步形成了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开拓进取、独树一帜的创业文化通化发展的文化优势中最大的亮点是民间创业文化。通化的民营企业力量雄厚,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率都达到60%以上,涌现出了修正、万通、东宝、振国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在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改制过程中,通化企业内部的潜能和群众的创业热情被激发出来,民间创业的积极性很高,逐渐成为推动通化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劣势(weakness)

1.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通化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提升通化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是一项重要任务。通化市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市域小城镇居多,缺乏具有集聚效应的大城市与中等规模的城镇。城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主要是行政上的纵向关系,缺少横向的经济联系和统一的基础设施规划。

2.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产业布局分散。作为地方的中心城市,通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现有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通化市必须通过有效的策略,破解这一发展困境。

(三)机遇(opportunity)

1.国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的重视。国家对内陆地区政策支持主要目的是实现产业模式扭转,催生经济内生动力,以及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别,赋予区域先行先试的权利,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通化市应该从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或者从跨省区域合作等方面人手,依托“通丹经济带”、“东北东部经济区”等平台,争取将未来发展纳入到国家层面的战略中,获取后金融时展的天时之利。

2.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长效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宏观环境,充分利用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支持,是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条件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对通化市城镇化的发展影响体现为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上,通化市是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冶金产业等可以直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对接,未来老工业基地政策将继续促进通化市工业化的发展。间接影响上,依托国家投资拉动和政策扶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健全完善,通化市通过产业对接、市场一体化等形式,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吉林省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吉林省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意见》中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并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及相关配套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撑、发挥市场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导向。这就意味着给通化市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对于敢于创新与实践的通化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挑战(thremen)

1.既往的开发过程造成一些环境问题,未来还将承担生态环境保护重任。早期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给通化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现实影响,如受二道江区钢铁工业的环境影响,不适于洁净工业的进入,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早期煤炭开采造成部分地表塌陷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产生活。另外,通化市肩负着打造山水宜居城市与长白山生态保护的重任,在部分项目的扩展和引入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客观上影响了一部分产业的发展。另外,在全省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分工中,通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生态屏障的重任,保护环境和进行和生态建设是重要担当。因而通化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需要摒弃污染一治理、再污染一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在项目引进环节严格把关,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问题,充分发挥通化市的环境优势,在生态环境的高地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2.高能耗的产业结构,直接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通化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工业比重、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比重均偏高,未来发展将受到较强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通化钢铁产业不仅是通化的支柱产业,也是支持吉林省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撑。通化市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冶金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等相关措施来缓解能耗压力,促进产业升级。

3.非农业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同时人才引进不足。由于通化中心城市发展规模较小,设施水平、工资水平、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了许多人才的外流,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强。

三、确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确定城市性质定位为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和以医药、食品为主的健康产业基地。吉林省的近海经济区、出海门户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一)区域合作战略

立足东北东部地区,积极融入长吉图和环渤海经济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利用区位关系、交通设施改善的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二)都市区整合战略

通过通化市区、通化县、柳河县东部和集安市北部乡镇的空间整合,积极推进通化市县之间的一体化进程,重点推进通化中心城区和通化县快大茂城区的同城化进程,快速提升通化中心城区的区域辐射功能,积极培育通化都市区,提升通化市区域竞争力。

(三)中心带动战略

集约、优化利用各类资源,不断壮大中心城镇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完善生态基础设施,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未来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条件。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城镇化道路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强化通化都市区集聚发展,推进县域城镇集中发展,走以通化都市区引领、梅柳辉协作区共同发展,集锡轴产业走廊带动的集中城镇化道路。“四化”同筹,实现通化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通化市城镇化未来发展,注重强化中心,构筑支点,区域联动,城乡互动,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县城所在地和镇,着力突出通化市城镇化的轴区带动、健康产业和城市山水特色。

四、构筑发展框架

规划“两区三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构筑通化市经济战略支撑的市域发展框架。其中,“两区”为市域中部的通化都市区、市域北部的梅柳辉协作区。突出了中部的核心作用,强化了北部的区块优势;“两轴”为集锡线城镇发展轴和鹤大线城镇发展轴;“一带”为市域南部的鸭绿江旅游发展带,注重了南部的生态特点。

上一篇: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品牌价值的顾客资产与企业股东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