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时间:2022-10-16 05:38:04

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体现美观,又要充分应用科技手段,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本文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无论建筑界或社会上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倾向和设计思想的混乱颇有微词, 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议论, 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义来讲, 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最适宜创业和生活的空间, 它的功能实用性仍然是建筑的第一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也必然通过建筑体型和空间形态,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自然这一切都与国情和物质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如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 一直是建筑的永恒主题。时下一些建筑设计脱离建筑的本质, 忽视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要求, 不结合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 不考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沟通, 片面追求所谓造型, 这是对建筑本质的一种误解。这不能不引起广大的建筑师深思, 建筑设计如果脱离建筑本体,建筑创作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一、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对于建筑设计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独特性质,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反思性、超越性、实践性、相对性和辩证性。

1、反思性

反思性是说,建筑创新思维的“新”在于它不同于习惯思维或重复性思维,它来自于对现实理论及实践的反思和批判,并从中找到突破口。

2、 超越性

超越性是说建筑师通过对以往知识、经验、思维定势的超越,对原有信息有取有舍,有的突出有的消沉,对信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设计。

3、 实践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实践性在于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活动都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建筑需求不断发展,要求建筑师的思维不断前进,不断地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

4、相对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创新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它的表现力就会下降,这时就会去追求一种新的方式,一代代被替换。一位建筑师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离不开同时代的创作,更离不开自己身体力行的创作实践。

5、 辩证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本体、主体、客体、方法、载体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考察其相互关系,我们发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诸多子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清这些辩证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二、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

1、 理论创新应该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

理论本身是一种用于分析推理及构思创作的方法论,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育过程中, 伴随着大量理论产出, 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 应该更加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 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 应以更加开放的观念, 敏锐的思维, 获取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

2、 重视建筑设计创作本体规范理论的研究探索

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指出了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所谓范式, 即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

信念、技术方法, 即一门科学学科应具备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筑设计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 都应强调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3、 加强本土论建筑理论探索

所谓“本土论” , 即建筑创作中, 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和民族的审美趣味, 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地大物博, 历史文化传统十分丰饶, 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 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 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艺术风彩, 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 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三、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

2、 创新建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整体

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3、 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4、数字化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 而且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 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如人们熟悉的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运用了电脑扫描将模型数据转化为施工图纸, 再分解为每一块工厂制作的铁合金外墙板。这在用传统技术的时代是无法想像的。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 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 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相比传统设计各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现在已经进入了了现代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萌.建筑设计创新基本理论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储招兵.论个性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价值意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3] 刘玮.对绿色建筑中设计目标及设计方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5.34.

上一篇: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下一篇:探讨企业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