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节后首周敏感时点

时间:2022-10-16 05:34:07

市场持续数月的下跌,已经从不信与犹豫,再到坚信以及悲观情绪扩大化,这个过程相当有意思。当我们4月中旬开始告诫后面会大跌时,面对的是众多耻笑,甚至有位权重股投资价值吆喝者不惜出言谩骂。6月下旬的反弹时,仍然有相当一批人看新高,但到7月末下跌至8月初,大指数出现击破长期上行趋势线后,人们开始认同我在年初说的那个11月时点以及目标位了。而到了这一周,我们发现悲观的人越来越多,所看的目标位越来越低。

历史上这种现象很常见,当大跌真的形成时,人们总是会给予市场更低的定位,这是很正常心理反应。市场就是宏观经济的写照,总是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所组成。从8月份以后,我们看到了宏观数据已经显现出局部萧条,正在开始慢慢地影响市场,从而让市场从令人充满期待向彻底悲观转变。可以不客气地说,这个市场正在成为“绞肉机”。而这一切的缘由,均是因社会现金流紧缺,导致的“戴维斯双杀”。6月初我们提“戴维斯双杀”时,还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但现在已经一步步走向现实。

今年市场的波动本质,就是与社会资金供应量有关。利率的双轨制,令民间利率大幅抬高,全社会的资金到底有多少都扑入了这个吸金洞无人可知。但用很正常的逻辑判断,当实业所产生的利润,无法支付民间借贷利息成本时,最后的崩盘是必然的结果。而这样的事,可能仅仅是因为区区几百万的追讨引发的崩盘。厦门融典37亿的崩盘,其实就是一个700万的债主,召集了十数人讨债,引发了一个37亿的盘子全线崩溃。

现在许多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似地在东南沿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出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就是,实业所生产的利润,已经远远不足以支付资金的成本。而大多数银行头寸都几乎放光,即使是高息揽储,也无济于事。此时民间借贷已经出现巨大风险,证券市场的风险同样也没有排除,房市的风险更是仅仅初露。这种情况下,以我个人的感觉反倒是待在大的银行里风险更小。而我们从现实中所看到的,却是仍然有大量的存款在向外流,证券市场如果没机会,向外流的只能是高息的民间借贷市场。跑了那么多老板,难道还不能让你有所惊醒?我估计今年“十一”长假将会有更多的外出度假不归老板的消息见报,而今年春节将会有很多人不敢在家过年。

尤其令我们关注的是,本届政府与下届政府处于交接期,中华文化决定了几乎没有人会去主动承担上一届所遗留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信贷的基本判断是,至明年年初前,信贷政策只会维持现状,不会有任何宽松的转变。比较糟糕的是,去年末与今年初发出的地产信托,大约到期密集时段就是在明年春节前后。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资金最紧张的时候还没来。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原来预期四季度市场可能见一个重要节点的推测,可能要作相应的后移。

市场跌到如今,再作一次全面的复盘,市场的景象让我觉得很吃惊。大量的个股形态恶化,显现出一幅多头预期失败之后的抢跑踩踏。尤其是近段时间一批强势股的补跌,彻底击溃了多头信心,人们似乎正在进行着挤兑,更可怕的是下方几乎无接盘,除非是愿意以极低的价格在低位搏得抄底者的欢心。

我们从平均股价指数波动可以看出,权重股们的价格重心不断压低之后,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的弱平衡区。而平均指数的持续走低,意味着市场全行业的个股普遍下调,资金的迁徙状态,从原本由权重股流出向普通股迁徙,转为进入全线溢出的状态。这表明当前的下跌,已经不仅仅是板块之间的交互波动问题,而是多头全面地溃退。

让人感到泄气的是,平均价格指数的波动状态表明,未来市场的平均价格可能向11.5元附近移动。如果是这样,粗略算一下市场平均下行空间还得有12.6%。而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主流的公募基金,仓位大多都降到了70%以上,更有一些比较敏锐的公募,实际的仓位已经降到了60%附近。也就是说,持有大盘蓝筹股的主流机构与做市值管理的阳光私募,基本已经减不动仓了,处于一种被动防守的状态。换句话讲,未来蓝筹股下行的空间将会比较小,它们会处于一种相对的弱平衡状态。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为平均价格指数提供负波动的群体,必然是一批无前景以及无业绩支撑的题材股,这里面前期的涉矿题材股将会是最易遭市场抛弃的品种。

更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有一批做盘机构,它们的资金来源本身就是融资资金,这些机构的特征是与上市公司做“勾兑”以及用2005年之前的做庄思维。本身融入的资金就有一定的成本,当社会资金仍然不那么紧缺时,一切都相安无事,大家都按合同约定在融资期限以后再作结算。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温州民间借贷的事闹得凶,原来资金融出方半途变卦,宁可违约也要在短期之内拿到钱救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些本来还仍然坚挺的股票,突然就莫明其妙地出现了砸盘。这种事历史上都出现过,有些数十亿企业在危机来临时,可能因区区数百万的债务,在一个预想不到的小概率事件上,令其庞大的资产瞬间化为乌有。本质的原因并不在企业本身主业经营,而在于它将资金杠杆用到了极致。

对于市场的总体看法,至今我仍然没有改变。但就各指数目前的状态,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原来我们认为唯一一个6月下旬低点上行有可能成为推动的指数创业板指数,也因再创新低而将这种假设给了。关于这点需要说明的是,此前的假设于操作上并无矛盾,本着预期只是预期的原则,在假设6月23日低点上行为上行推动的同时,完成了一轮上行行情的操作,而至8月30日下行之后,我们提出这个位置的楔型完成之后,以乐观的预期后面至少是一个扩张平台C。无论A是不是回避风险,所有的二-C都是要回避风险的。既然8月30日之后该方向是减仓的,就不应该在C段下行是否结束没得到确认前,介入该方向的操作。况且下行段未见日线级别背离,不能确认假设中的C结束,也不应该有任何冲动的想法。而今再创新低,表明此前的假设结构已经被,如果以僵化的思维看待前面的假设结构,必然是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

大指数的下行结构同样是自8月25日之后的结构没有完全完成,但目前全市场的状态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超跌,故此我们判断在节后首个交易周,短期小结构完成后将出现一个稍有强度的反弹。由于市场资金层面的原因,我们仍然不会将这个反弹当作是反转。尤其是在多数分析者开始认同我们年初策略中所提的第四季节点时,我们认为这个重要的转折节点应该要后移至明年立春前后。立春之后是壬辰年,壬辰长流水,我们预期那时可能会出现货币松动的假象,令市场有充分的做多想象。但我们仍然要告诫诸位,事实上以M1数据的周期弥合看,明年货币供应量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真正见到谷底后的复苏。

鉴于上述的判断,我们认为短期策略上应该对4月18日高点下行之后的120个交易日之时间敏感点予以高度关注,它不一定是一个转折点,但它很可能是一次非常好的逆袭点。而今年剩下来的时间,就是要通过不断的逆袭降低不可能通过减仓达到目的的持仓成本下降。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在条件限制下(比如股指期货做空对冲限制),完成保有一定市值的仓位下套出更多的现金。当危机来临时,手头拥有更多现金的人一定更主动。

上一篇:岔路口 第41期 下一篇:中环股份:“产业转型”或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