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凡》的互文性研究

时间:2022-10-16 04:38:56

《思凡》的互文性研究

摘 要: 孟京辉导演对明代无名氏剧本《思凡·双下山》和薄伽丘《十日谈》的两个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出《思凡》。他以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大胆采用互文性手法对传统题材进行改写,使得传统戏剧在古老的舞台上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关键词: 《思凡》 互文性 戏拟 拼贴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先锋剧的领头人物孟京辉,鲜明的前卫意识是他所排演的剧目的主要特征。本文拟以互文性为切入点对改编剧目《思凡》进行研究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的标识性术语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指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①由孟京辉改编的《思凡》可以看成是在互文性理论基础上对内容和形式的一种颠覆,使得传统剧作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一、互文倾向

《思凡》并未考虑到要为后现代作出注解,它显示出一种纯朴的风格,使得传统戏剧在舞台上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思凡》的两个蓝本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有其进步意义,它们的人物和主题都是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能欲望,否定当时鼓吹的禁欲主义的思想倾向。《思凡》并没有改变这两个蓝本中值得肯定的精神内涵,而是通过让剧中人物化身为欲望的代表,让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得到宣泄使追求幸福的决心更加坚定,并且让剧中的语言和动作都更加直接、激烈地去强化原作中的对欲望的肯定。

这种强化已到达夸张变形的程度,《思凡·双下山》和《十日谈》中人物所具有的矜持的特性几乎被消灭殆尽,换之而出现的是尖锐的个性解放和宗教压抑之间的冲突。例如《思凡》中小和尚说的那些“和尚爹爹”的话语,树起了“人”的旗帜,大胆地表达了他内心的迫切愿望,更是表达了剧中人物和孟京辉本人的离经叛道和各种文化及特权阶级对人们的压迫的愿望。《思凡》是在继承《思凡·双下山》的基础上,巧妙糅合进当代青年特有的冲动和放肆的行为特征,将当代人的清醒和自觉通过剧中人物和剧作的主题的肆意妄为和理想追求得以表现。

《思凡》除了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改编源头之外,还糅合了《十日谈》这部意大利小说中的两个故事。它们以浑然天成的方式融入《思凡》中,孟京辉并没有改变原作的精神内涵,却巧妙地让原作的精神内涵在玩世不恭的表现方式中得以凸显。例如马夫铤而走险,冒充成为国王,只为能同自己爱慕的女人共度良宵;同样的皮奴乔不惜使用诡计,也只为与心爱尼可罗莎共度一宿。这些人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躲避了惩罚。他们的行为可以算得上狡诈,可是却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观众们反而为他们的命运着急,为他们躲过惩罚而感到欣慰。因为这讲述的是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所以《思凡》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解放的舒畅和欣慰的快乐。

从对《思凡》的改编排演可以看出孟京辉对传统资源无法割舍之情和喜欢变相继承经典剧作的创作手法。而在变相继承过程中既能看出他坚定不移地继承经典作品优良传统的信念,又能看出他因为了解当下泛滥的理想主义,也了解当代人文环境,所以对于二者在交融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保持着深深担忧的心态。正因为他的这种复杂的创作姿态,使得他善于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进行反拨并形成冲击。

关于互文性作用于后文本所产生的功能,文学理论家萨莫瓦约多有论及:第一,后文本对前文本的重写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超越或摈弃前文本,这样的重写具有文化改向的作用。第二,后文本对前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转换,这样的做法具有使老的内容重放光彩的激发新意义的作用。第三,后文本借用前文本的主题,重写那些前文本中已经不再合适的语言,反照出新的内容。第四,后文本对前文本的重写、改写使得我们更好地传递、继承那些具有优良素质的传统的表达形式、语言和出处。

在《思凡》中得到尤为鲜明的体现的是激发意义和文化改向这两点。《思凡》对原作中往往被读者忽略或是原作者有意弱化的内容十分在意,并且在改编过程中着意凸显,而对原作中非常显著的时代精神和理想追求则是采用弃之不顾的态度,这种另类的改编方式使得原作者没有意识到的新方面得以开掘,或者使得原作者也许意识到了的潜在主题得到进一步凸显。从这种的改编方式也可以看出孟京辉其实只是把经典作品作为工具和材料,他真正在意和看重的是怎样抒写好自己的人生体会。

《思凡》之所以能称得上是先锋戏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孟京辉在改编传统名作时生发出不同于原作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与前人不同的审美意义,使得古典题材传达出了当代韵致。这种古典和当代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古典和当代这二者在形式、内容和人文品格上交相辉映,迸发出新意的活力。《思凡》为观众提供了阅读经典作品和理解历史的新视角,使观众获得了认识和体验生活的独特方式。

二、互文策略

在《思凡》中孟京辉采用了两种文本策略使传统题材散发出当代意蕴乃至先锋气息。

(一)戏拟

戏拟是互文性中一种常见的文本策略:后文本采用转化、漫画或者挪用等方式来对前文本进行改写。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戏拟。戏拟可能会造成前文本扭曲、变形,但是无论怎样都无法割断后文本与前文本之间的联系,所以无论前文本被如何隐匿,都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读者识别出来。

后文本的创作者对前文本以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逆反心态进行戏拟式改编。这就像是把一首歌换一种声音或调子重新唱一次,这种行为可以看做是对原作的致敬,也可以看做是对原作的反叛,是戏拟者的依赖和对立这种矛盾心理相互混杂的表现。

可以说《思凡》就是戏拟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前文本《思凡·双下山》和小说《十日谈》两个故事被改写,最后改头换面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改编后的《思凡》整部剧作中都弥漫着游戏和不恭的气味,在这种气味中改编者对于生活和生命的严肃思考最终也得以显现。

《思凡》对前文本进行戏拟的方式有很多种:对原作整部作品的戏拟和对局部情节或台词的戏拟。例如:每当《思凡》中出现男女的亲热情节时,剧中的讲解人就会“不合时宜”地跳出来,举着一面写有:此处删去几百字的旗帜来遮住台上的正在亲热的男女。皮奴乔和他的心上人被旗帜遮住过,女主人和阿德连诺被旗帜遮住过,马夫和王后被旗帜遮住过。甚至剧中角色阿德连诺还忍不住从旗帜背后探出头来喊叫:“怎么一到这儿就删呢?”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戏拟,这种前文本很容易就能被辨识出来。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带有描写的明清小说中就常会出现这种欲盖弥彰的形式,现代小说如《废都》之类的也充斥着这种低俗的读者的形式。

《思凡》用戏拟的情节和玩味的方式,讽刺了渐趋庸俗、商业化的当下文化,在对前文本的调侃中巧妙地向观众传递了当代先进的人文理想,它在游戏色彩、调侃气息和幽默意味中集中放大了它的反抗思想。

(二)拼贴

作为互文性的常见手法之一,拼贴是孟京辉在改编戏剧时惯常采用的改写策略。拼贴的自由度、随意性非常大,它可以将不同的文学作品拼贴在一起,甚至将一些看起来毫无联系的文字碎片放置在一个整体框架中,然后采用一些技巧让它们看起来似乎有联系。例如将学术研究、哲学思考、历史著作等各不相同的文体交融在一起,甚至把它们同文学作品放在一起,然后不加讲解地摆在读者、观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思考。读者或观众是通过比较后文本和前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来理解创造者在再创作过程中的特异的思想内涵。

《思凡》具有明显的拼贴特征,在本文一开始就指出它是以两部不同的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改编而合成的一部作品。《思凡》把中国传统戏剧《思凡·双下山》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作品《十日谈》这两种不同题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有机糅合在一起,在形式上它们融合得天衣无缝;在内容上《思凡》已经超越了前文本中单一的突破性束缚的观念;在主题上《思凡》得以扩大为抨击反抗一切专制特权社会。所以《思凡》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三、总结

《思凡》在解构和颠覆经典作品的过程中,熟练地运用互文性手法,特别是戏拟和拼贴的运用使得孟京辉很好地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命追求。孟京辉独特的戏剧理念和美学追求,使得他在改编传统题材过程中不断寻找新视角,坚持对人性的肯定和张扬,《思凡》不仅给观众带来心灵的启迪和震撼,也为经典作品的现代化呈现找到了一种新方式。

注释:

①王瑾.互文性:名著改写的后现代文本策略[J],《中国比较文学》2004(2).

参考文献:

[1]王瑾.互文性:名著改写的后现代文本策略[J].中国比较文学,2004(2).

[2]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杨越.实验话剧的先锋——《思凡》的孟京辉[J].上海戏剧,1994(4).

[4]李玉平.互文性新论[J].上海戏剧,1994(4).

[5]穆海亮.论孟京辉戏剧的互文性文本策略[J].戏剧文学,2008(5).

[6]吴迪.轮先锋派戏剧的文本策略[J].电影文学,2007(23).

[7]张健,林蕾.先锋戏剧:对谁说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上一篇:“文学性蔓延”还是“文学性互文”? 下一篇:“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