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试题之新风 化解题之难点

时间:2022-10-16 04:31:21

捕试题之新风 化解题之难点

摘 要:文化生活试题设问开放、答案视野开阔,思维能力要求高,教学要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迁移,积极践行合作探究,不断拓展学生视野,在综合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科特色;综合素养;辩证思维;合作探究

2011―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化生活总分是14分,除2011年没有选择题外,2012和2013年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分别各一道,主观性试题材料新颖、思辨性强、知识跨度大,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效把握试题命题特点,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必将提升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文化生活》试题命制特点

1、材料紧紧围绕“文化发展”这一主题。

新课标全国卷2011年以“妈祖文化”为背景考查“妈祖文化”在“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2012年试题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考查“科技进步”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2013年的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三年来选用材料的主题切近现实,切近生活,都是围绕“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一主旨,充分体现了政治的学科价值和特色。

2、设问具有开放性,答案具有不唯一性。

2010年和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39题第一问设问均具有开放性,答案不是唯一的,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2013年39试题第一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试题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容易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设问从具体的材料出发,具体作答,强调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形成。启示我们的教学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勇于践行“合作探究”,真正把话语权、思维权交给学生

3、知识覆盖面宽,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文综学科三科同一试卷的特点决定了文综试题“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宽。如:2011年新课标文化39题第一问“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本题用到“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作用、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作用”等相关知识点,如果思维张力不够,知识整合不够,很难把答案要点考虑全面。2013年39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用到“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包容性、传统文化特点、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等相关知识。

4、突出思辨性,学科特色明显。

政治学科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是辩证思想,就是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纵观文化生活全国卷和地方卷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思辨性”,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批判性、辩证性、深刻性”的思维特点。试题旨在引导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想象能够辩证的的看问题,也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应对策略

1、树立整体意识,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知识放在一定的体系中去理解和思考,不仅要看知识点本身,挖掘知识的深度,又要看和其它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知识的广度。从微观、中观、宏观上整合知识,形成一个一个知识链,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文化生活》教材“形散神聚,杂而不乱”,教材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第一单元讲“文化是什么”,第二单元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第三单元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第四单元讲“怎进行文化建设”。例如可以把教材提到“文化的作用”的地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对人作用――传统文化作用――中华文化作用――先进文化作用”的知识链。新课标2011年39题“妈祖文化”在凝聚华侨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妈祖文化”的现实意义,妈祖文化是文化、是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从这些角度思考答案就呼之即出。

2、拓展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高考试题构成是提供背景材料,依据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考查学生根据背景材料“提取信息、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对背景材料是否熟悉往往会对学生答题有一定影响。如2011年新课标39题提到的“妈祖文化”,许多学生比较陌生或者一知半解,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一种陌生感,给答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其它如“中医药文化”、“包容性增长”等,不熟悉背景材料无形中增加了一定难度。因而通过不同途径开阔知识视野,增加知识的宽度和厚度,积累文化底蕴才是应试的根本。

3、掌握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解答主观性试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和材料两张皮,答题的针对性、灵活性、生成力不够。解答试题关键是要学会“获取和解读信息”,你要读懂材料,在读题的过程中边读边勾画出关键词,依据关键词和设问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不能简单重复教材知识,要学会能动地对知识进行比较和筛选。例如:2012年39试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现代科技”转换成“科学技术”,“光大中医药文化”转化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应“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知识点。“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电视、网络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依据这些信息点对应“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等知识点。如:2013年39题第一问,首先,汉语属于中华文化,西文字母属于外来文化,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其次,汉语是民族文化,西文字母是外来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知识点呼之即出。

4、倡导合作探究,培养辩证思维。

社会实践的丰富多彩要求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复杂的文化现象,因而教学必须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思辨点,运用高考试题中的辨析点,以及精选一些人们对社会热点的不同观点,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最近几年高考试题出现的思辨题,(1)、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发表不同见解,这将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5、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纵观这几年高考试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稳中有变”,我们必须善于把握这个“不变”,出题人在一定时间段的思维方法也是具有延续性的。例如:(2013年新课标卷2)39题“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与(2013年新课标卷1)39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是多么相似,仅仅是背景材料的差异,基本上都是考查“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这一关系。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细心揣摩命题方向、思维特点,答题规律,相信我们一定会事半功倍。

文化生活的知识是零乱的,高考试题看起容易但得分不易,只要我们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按照规律办事,采取科学的方法,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上一篇: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初探 下一篇: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引导